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南京城市史》摘录---走私一点感情

(2022-10-23 10:37:29)

《南京城市史》摘录

---走私一点感情

《南京城市史》薛冰,著名学者、作家。浙江绍兴人。20221017始读,20221023930读完,星期日。期间在淮安金湖风电项目常驻。

《南京城市史》首次全面、系统、完整、清晰地阐述了南京 2500 年建城史和近 500 年的建都史。全书分上、下两编 :

上编主要回溯古代南京城市成长、变迁历程,从新石器时代的北阴阳营遗址、湖熟遗址,春秋战国时期的棠邑、濑渚邑、越城、金陵邑、冶城,到六朝时期的石头城、建业、建康,从南唐的金陵城到明都南京,再到清代的现代南京城,从解读文献和实地踏勘入手,在广阔的时空范畴中,探寻失落的环节,拼合碎裂的画面,梳理旧识,补充记忆,辨疑解难,阐明新见,勾勒出一轴较为完整、清晰的南京城市成长史图卷。

下编关注的是现代规划出现之后的一百余年中,从民国的首都计划建设到 21 世纪“山、水、城、林”一体的和谐城市建设,人们面对历史造就的文化名城,如何进行再度建设的问题。由对史实的探寻升华到史实的提炼,梳理出现代南京城市生长的脉络和城市建设的若干重要经验,如跨江发展、面向大海的胸怀,善于利用自然山水的传统,功能区分明确的特色,尊重原住民权益的原则,保老城建新城、跨越式发展的优势等 ;尤其是通过反思近百年间历次现代城市规划实践的得失,探索面对历史造就的文化名城,如何进行再建设的问题,对于现当代南京的城市建设,做了宏观层面上的品评,也为城市未来的科学、健康、可持续发展,提供了一个参照系。

摘录如下:

1. 吴文化的源头,是南京北阴阳营文化,而其直接承袭母体则是湖熟文化;

2. 古代步长度,古人以一步足为跬,再举足为步:

       1、周制以八尺为一步,秦制以六尺为一步,300步为一里。古代的一相当于现代的0.231米,周秦时期的一里也就相当于现代的415米左右。

       2、宋代一里360步,一步五尺,一尺约37.2厘米;

               3、清光绪年间再次制定度量衡,以五尺为一步,两步为一丈,180丈为一里,一尺相当于现代的0.32米,一里就等于576米。

               4、一里等于500米是1929年的事,一公里就是1000米,一市里和一华里意思是一样的,都指500米。

3. “筑城以卫君,造郭以居民”;

4. 孙权改秣陵为建业,明白宣示“建帝王之大业”;

5. 传说诸葛亮对金陵形势的评价:“钟山龙盘,石头虎踞,此乃帝王之宅也”;

6. “童谣之言,生于天心”;

7. 估客乐四首 作者:释宝月

    【其一】郎作十里行,侬作九里送。
                 拔侬头上钗,与郎资路用。
         【其二】有信数寄书,无信心相忆。
                 莫作瓶落井,一去无消息。
         【其三】大艑珂峨头,何处发扬州。
                 借问艑上郎,见侬所欢不?
         【其四】初发扬州时,船出平津泊。
                 五两如竹林,何处相寻博。

8. 《长干行》是唐代张潮创作的诗作品,别名《江风行》。

         婿贫如珠玉,婿富如埃尘。

        贫时不忘旧,富贵多宠新。

       妾本富家女,与君为偶匹。

       惠好一何深,中门不曾出。

      妾有绣衣裳,葳蕤金镂光。

      念君贫且贱,易此从远方。

      远方三千里,发去悔不已。

      日暮情更来,空望去时水。

      孟夏麦始秀,江上多南风。

      商贾归欲尽,君今尚巴东。

      巴东有巫山,窈窕神女颜。

      常恐游此山,果然不知还。

9. 自古以来,人们将金陵(南京)的著名景点称作"八景"或"十六景"。朱之蕃将景点清单上的数量增加到40个,并请陆寿柏绘画(第40景上有陆寿柏的题名)。朱之蕃为美景配上诗词,并对景点变化予以介绍,还亲笔书写并印刷了所编撰的全部内容。该作品的最后是杜士全的诗词,这些诗词与画作上的诗词和谐统一,也是由朱之蕃亲笔所书。此书有两份后记:陈沂所作的《金陵古今图考》和《金陵雅游编》,有余梦麟的题诗和焦竑及朱之蕃的诗歌。这些也是由朱之蕃亲笔所书,并按他的要求精心刻版。朱之蕃告老还乡后,居住在金陵,寄情于山水和文学聚会,与焦竑和顾起元等一起吟诗唱和。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