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写在《1/7》十周年之际

(2013-10-27 00:22:48)
标签:

七分之一

十周年

东方卫视

上海电视台

朱令

分类: 至秦采访

     2004年1月4日,《1/7》栏目在上海新闻综合频道开播,到现在已经走过近十个年头了。现在《1/7》不仅每周日在上海新闻综合频道首播,也在次日于东方卫视面向全国重播。节目走过十年,作为一个新人,我加入这个栏目十个月,梳理一下工作记录,每个片子都像是自己孕育的小生命。飞机、火车、汽车,这个讲求品质和社会担当、注重深度和思考的新闻专题节目,将我的足迹带到北京、天津、江苏、浙江、山东等各个地方,开阔了我的眼界,也丰富了我的生命体验。拎箱走人、奔赴现场、约见各种新闻当事人、迅速构思成稿成片,快节奏的工作方式逼着我迅速学习成长,带给我前所未有的挑战。一边张罗摄制组的吃喝拉撒,一边沟通外联、组织片子,《1/7》正日渐把我培养成为一个“一心多用”、上得厅堂下得厨房的“八爪鱼”和“事儿妈”。

      在采访过程中常常有被感动时候,那是一种血液往上涌、皮肤发麻、毛孔打开的感觉。

      在片子《被“转手”的善款》里,家中两个孩子,儿子不幸离世了,捐了N个器官救了五个人,女儿又患上了尿毒症。学校给组织的捐款,最后却将这笔钱转给了慈善总会。这家的父亲,一个四五十岁的大男人,在我准备结束采访的时候,泣不成声。他说,“儿子,爸爸对不起你……摸摸孩子的手,再摸摸孩子的腿,再摸摸孩子的脸……啥滋味,没法说……”“轮椅红娘”刘青在讲到儿子对她态度转变的时候说,“我是明白了伍子胥过昭关一夜白了头的滋味,我儿子看见我的白发说,妈妈,原来你真的这么喜欢我啊”。

      感谢《1/7》,它教会我脚踏实地,去见证和记录中国这个广袤大地上,各个阶层人的不同活法。感谢《1/7》,它教会我面对各色人等,都能怀有一颗平常心、谈定从容,不管是达官贵人、还是最底层的普通老百姓,作为一名对话者,都应当不卑不亢、平等以待。

      今年4月,校园投毒案让全国震惊。采访拍摄《被毒害的青春》一片给我留下最为深刻的印象。片中,我们排除万难采访到了复旦大学被投毒致死的学生黄洋的父亲,他不明白儿子为什么这么优秀会有人来害他;我们也去了北京朱令的家,忘不了朱令在病床上瞪大眼睛痛苦的样子,也忘不了朱令父母心碎无奈的神情。朱令的妈妈望着墙上朱令以前的照片感叹,“她不知道她是被人害成这样的,她以为自己就是生了一场病,她的青春还停留在二十岁的那一年,她还想着自己还有很多抱负要去实现,其实什么都已经没有了……”

      十个月,十二个片子,回望,还有许多个“印象深刻”:

    《汪姐﹒上海味道》里说着上海话、做着上海菜大大咧咧的汪姐,人生动、菜好吃。

    《为了你,我不敢老去》,第一个片子,八十多岁的常奶奶照顾肢体残疾、精神障碍的儿子。儿子五十多岁了,整日骂骂咧咧,动不动就往外跑,没有叫过她妈妈。这个片子播出后好久,常奶奶还一直给我打电话,她说喜欢听我叫她“奶奶”。这份温暖,于我而言,是莫大的鼓励。

    《拿什么拯救婚姻》里第一次采访“小三”,一个年轻的东北姑娘,当她拉着我的手哭的时候,我能分明地感受到她身体的颤抖。她的现身说法让观众看到了在她的立场上,这样做,她也有她的理由。

    《有你,我才不孤独》里,自闭症孩子齐齐羞涩地给记者写他喜欢的女生的名字,并说他已经给她写过情书了,可爱的神情让人忍俊不禁。而在片子中第一次尝试做的情景实验,同样让我给我留下深刻印象。

 

      感谢节目领导一次次的悉心指导,感谢每一位摄像、录音、后期老师的大力支持与配合,感谢我的每一位采访对象,你们的信任与理解才让我有机会走进你们的世界,共同交织出一个可爱而又并不完美、奋勇向前、多姿多彩的美丽中国。

      上学时,班主任常说一句话,“伴随我们前行的是,阳光、风雨和前辈的力量”。

      感谢《1/7》,感谢每一位同行者。

  

http://s5/mw690/001nGdpAty6DJF3QphOe4&690


 

      《1/7》每周日19:10上海新闻综合频道首播,每周一24:30东方卫视重播

      网络节目回看请点击http://www.youku.com/show_page/id_z7ab4d64044d711e2b2ac.html

      http://www.kankanews.com/z/oneseventh/

     《1/7》新浪官方微博:@上海电视台七分之一

     《1/7》官方微信:smgqfzy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