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难忘贵州:见识沧海桑田

(2012-05-06 14:53:34)
标签:

排田

沧海

桑田

海蚌

化石

分类: 野外生活

沧海桑田,作为成语的意思是说时过境迁变化巨大。曾经的桑田变成了今日的沧海,或是曾经的沧海变作了今天的桑田,所谓沧桑巨变。沧海真的能变作桑田吗?此说过去多见于神话故事。今天的人们恐怕没有人怀疑这个说法了,电影、电视的科教片早已向人们揭示了地球造山运动的真相。而在几十年前的学生时代,我把‘沧海桑田’的故事只是当做一个成语典故而已。当我到了贵州,那一年真的见识了沧海桑田。

那是一九七一年在贵州的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一个叫‘排田’的地方。

我们的汽车钻机施工的地方本来没有路,要让钻机进入到作业地点必须得修一条简易公路。排田这个地方地势比较高,路绕过了好几个山包,是从山腰上劈出来的。当我们到达排田的时候,这条简易的道路已经修好了。在顺着这条路走去的时候我惊奇地发现,有一段路在靠山的一侧,就是修路时劈开的山体垂直面上密密麻麻的布满了海蚌的化石!这个层面有两米多高,可见的层面长度也得几十米,纵深有多少不得而知。海蚌的化石一个紧挨着一个,个体都很完整,大小也很均匀。我这才相信云贵高原在若干亿年前真的是一片大海,要不这高山上的海蚌化石从何而来呢。

要说这海蚌什么样,在我的脑海里当然是很清晰的,但要我用文字来描述还有点难。这化石我当时就抠下来了好几个,说‘抠’就是没有用任何工具,直接用手就能弄下来,很松散。本来这些化石标本是想好好留着的,可我们的工作居无定所‘四海为家’,最后这些化石也不知道怎么弄丢了,要不然拍几张图片就能清清楚楚。我在百度的图片里搜了一下,没有发现类似的海蚌图片,在谷歌里也没有搜索到,也许这个物种在地球上已经灭绝了。这种海蚌化石形如今天我们所见到的装蛤喇油的蛤喇,大小比我见过的最大的蛤喇还要大些,形体非常的饱满。最大的区别在于其表面有呈散射分布的脊状凸起条纹,而不是现在贝类所具有的光滑彩色条、斑纹。

我不由得有些遐想(瞎想):若干亿年前的某一天,地球上到底发生了什么样的大灾难?使得这么多的海洋生物在一瞬间被毁灭定格在高原?在贵州的关岭有更多的海洋生物化石群,也许它们遭遇的是同一场灭顶之灾,只是排田这个地方化石为什么这么单一呢?这个问题留给古生物专家们去解答吧。所以‘沧海桑田’不仅仅是一个词汇,而是地球上曾经发生过的真实的故事,它所代表的是毁灭与新生。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