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趣
第二天进入施工现场,我们的作业地点位于洛河南岸。洛河的南岸地形开阔,北面是起伏的山峦,洛河在山脚下蜿蜒向东流去。呈现在我眼前的的洛河看上去平淡无奇,河面狭窄,水亦很浅,没过脚脖子而已。在河流的拐弯处,由于水流长年的冲刷自然地形成一个潭。潭里的水碧绿清澈,较之其它水面要深了许多。水面以外是满河滩大大小小的鹅卵石。要过河到山那边去的人,只要选到好的过河地点,不用脱鞋,更不用挽起裤脚,踩着裸露在水面之上的卵石便过去了。
洛河看上去就是这样的平淡无奇,那是因为我还不了解它。几个月之后,当我要离开这里的时候还真有些依依不舍呢!
一天清晨,我们照例去洛河边洗脸刷牙。忽然听到从机关下到基层锻炼的赵女士发出一声惊呼,原来她看到水里一个黑乎乎的家伙正慢慢地往河滩上爬。吓着赵女士的是一条一米多长的娃娃鱼,也就是大鲵。大家的第一反应就是赶紧把这家伙给弄上来再说。娃娃鱼这玩意身上有一层粘液,特别的滑。再说了,常言道一斤鱼三斤力,几个棒小伙费了好大的力气才把这家伙给整到岸上。这是我第一次看到娃娃鱼:大脑袋扁扁的,通体呈棕黑色,有四肢。前肢有四指,后肢为五指就像胖娃娃的手一样。尾巴扁扁的侧立起来就像是船的尾舵。后来我才知道,娃娃鱼的叫声真有些像小孩哭声,所以娃娃鱼这名起得很贴切。那时候还没有野生动物保护法,也不知道娃娃鱼有多么珍贵,不过大家还是觉得这东西比较稀罕。经过大家商量,这条娃娃鱼送给了西安革命公园。应该说这条娃娃鱼鱼是很幸运的,它可以在公园里享尽天年。
洛河的水虽然不大,但垂钓的地方还是有的,那就是河流拐弯处的潭。钓起的大多是一些小鱼,偶尔运气好的话钓上一只老鳖的事也是有的。要说钓起一条娃娃鱼恐怕都没人想过,可这事还真就碰上了。一天,某君去钓鱼,几竿甩过后鱼钩好像是被什么东西给挂住了。这钩挂的又不太死,把钓线拽一拽还能拽得动,就是慢。耐着性子拽了一个多小时,拽上了一条娃娃鱼。这条娃娃鱼依然有一米多长,20多斤重。这条可怜的娃娃鱼就没有先前那条走运了,大家都想尝一尝这娃娃鱼到底是啥味道,再说那时候肉食还是定量供应呢。好像是上海人的
M
师傅当了刽子手。我赶过去看的时候,那娃娃鱼已经被开膛破肚挂在树上了。被宰杀的娃娃鱼看上去不太像是鱼类,倒像是哺乳类动物,胸腔的肋骨很明显。据说现在用野生娃娃鱼人工繁殖的第三代鱼可以作为商品出售,上千元一斤。用现在的价值来衡量,这条娃娃鱼该值老鼻子钱了。不过在有了野生动物保护法之后恐怕也没几个人愿意冒蹲大牢的危险去一饱口福吧。娃娃鱼肉下锅后,炖了有大约半小时的样子,我溜到厨房去用勺子舀了一点点汤。原以为味道一定很鲜美,没想到很不是味,我心里想煮好也不吃了。两个多小时过后,娃娃鱼肉炖好了,每个班都分了一小盆。虽说这条娃娃鱼挺大,但娃娃鱼肉的含水量也很大,就像牛肉过一下水差不多一半就没啦,所以煮好后并没有多少。看着别人吃的挺香,我忍不住还是下了筷子。没有了先前尝汤时的怪味,肉质很白很泡松,挺大一块肉嚼到后来成了一点点,怎么也嚼不烂,只好吞下去。我想可能是这条娃娃鱼太老的缘故吧。之后还吃过一回几斤重的娃娃鱼,依然是这样的感觉。假如现在让我花千元的价再去吃什么娃娃鱼的话,我绝对不会。真的,我没觉得这是美味,只不过物以稀为贵罢了。
到了夏天,可能是娃娃鱼的繁殖季节吧,经常能见到几公分长的娃娃鱼苗。娃娃鱼是两栖类动物,生命力很强。队里不知是谁逮了一条30公分长的小娃娃鱼,放到了水缸里。养在缸里的娃娃鱼喂它啥都不吃,有人就把它从缸里拿出来扔到地上。地上有泥沙,滚了一身泥沙的娃娃鱼仰面朝天地躺在地上。过了两天,只见它还那么躺着 。我以为一定是死了,走过去用脚轻轻地拨了它一下,居然还动,还活着。我把它捡起来,洗净它身上的泥沙后又给放回了缸里。直到我离开工地的时候它都还活着。
除了娃娃鱼,洛河的泥鳅也不少。这里的农民为了浇地,挖了渠道来引洛河水。每当放完水关闭引水闸之后,只见水渠里泥鳅拼命地往泥里钻。这时候你要做的就是找一只桶来,然后下到渠里去拾就得了。有一次,我一个人只用了一个多小时就捡了半水桶,队上的同志们美美的对付了一顿。
工地上我们是三班倒,夜间要做一顿夜班饭,做饭要到洛河里去打水。打着手电来到河边,但见乍把长的小鱼伏在浅水窝里一动也不动,就等你伸手捉拿了。河滩上三三两两的螃蟹也不知道要爬到那里去。搂草打兔子,我们统统收下了。
到了六月下旬吧,为了西南的大三线建设,我被抽调到单位新组建的一个分队。就此怀着依依不舍的心情离开了这个让我已经有了感情又不得不和它说拜拜的地方。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