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稍复杂的方程》评课

(2012-10-31 10:03:59)
标签:

生达

稍复杂的方程

关系式

列方程

题意

分类: 教学札记

   一、很好地把握教材,理解教材,课堂结构合理。这节课高老师抓住“如何列方程”和“如何解稍复杂的方程”这两部分教学任务,自始至终贯穿于整个课堂,有效地突出教学重点,突破教学难点。

   二、找到学生已有知识经验的生长点,为学习新知做铺垫。通过“自我介绍”这个环节,用生活中真实的例子让学生发现老师的年龄和学生的年龄之间的关系,并根据数量关系列出3个不同的方程,并回忆解方程的方法,回忆旧知,是为学习新知做准备。在这里教师因对“X-12=23,X-23=12,12+23=X”这3个方程进行优化,让学生明白“12+23=X”这个方程中的X没有参加运算,X没有起到实质性的作用,所以我们一般不这样列,提倡用前两种列法。

      三、注重对数量关系的分析,是正确列方程的关键。引导学生分析、归纳、概括每一道题中的不同的数量关系式,重视学生的思考过程,还借助画线段的方法帮助学生理解题意,实现图文结合。

     四、渗透转化的思想。由数量关系中的“文字”转化为题中的“已知数”和“X”,由具体的数和X代替文字的表述,体现化繁为简的思想。

      五、让学生从不同的角度理解题意,得出不同的数量关系式,最后列出不同的方程,注重解法的多样化。

     六、本节课学生的思维没有被调动起来,找寻数量关系的能力有待提升,解方程的能力需要加强训练,达到熟练。

       七、高老师在指导解方程的解法时,如果不单纯根据等式的原理去讲解,而是结合题意讲清每一步在本题中表示什么意思,也许会帮助学生更好地学习解方程。另外,对于29.2-4X=4这种特殊的方程(X在减数的位置),利用等式的基本性质去解答,学生达不到,所以,应该根据关系式去解答,应稍加点拨、引导,让学生学会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