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上9点多了,突然接到林的电话:“我的孩子口吃了,怎么办?你一定要帮我啊”如此着急的口吻着实把我吓了一跳。原来,林2岁的女儿文文出了状况。文文今年已经二岁了,原本开口说话就晚,哪知,这天晚上,女儿又点着小狗的图片说“小,小,小狗狗。”这下可把林吓得半死:完了,女儿开口迟,这下又结巴,这可怎么办,于是一急就打了我的电话。为了安抚她的情绪,在电话中,我就很肯定的告诉她:别着急,这么小的孩子口吃是很容易纠正的,并且约好让她第二天把女儿带过来。
第二天,林早早就来到我们约定的地方,手上抱着她那可爱的女儿。我把小女孩抱在膝盖上,和她边玩边聊。的确,文文说话不流利,出来的是一些词组,不太成句子,自然有时候会有些重复,听起来象是口吃。同时也知晓,小女孩刚开口说话没多久。这下我心里就更加有谱了。于是对小女孩说:文文,你说得很棒。接着就把她放下,让她一边玩去。接下来就重点和林进行了沟通。
我对林进行了一番幼儿养育的指导。语言的表达是一种技能,和别的技能一样,没有人可以一开口就说得很棒,就如我们刚学英语一样,一个单词要读好几遍才能发得流畅,有些长一点的单词,发音发到一半就会停顿住。对于一个幼儿开口学说话也是如此,我们看起来很容易的发音,对于他们就是一件困难的事情,所以他们要慢慢地练习,在练习的时候会说错,会重复。口吃我们可以理解为是他们想要表达一样东西,可他们不确定应该选择哪个字,不确定这些字应该如何来组合,以及不确定如何把音准确地发出来。这些都不是问题,只要给他们一定的时候,充足的练习,自然他们的表达会越来越顺畅。所谓的口吃自然也就不存在了。
我简单地解释这一切之后,就告诉林一个方法:回去,让女儿充分地练习说,说对,说得好自然不用管她。当她说错时要纠正:如把“椅子”说成“桌子”时,要把正确的读音“椅子”重复给女儿听。当女儿她出现类似“口吃”的情况,就是她不知道该如何来表达,所以此时做为母亲的林也只要做一件事:即把女儿想表达的意识,表达给孩子听就可以了。也就是当女儿说“小,小,小狗”时,林就慢慢地重复一遍“小狗”。这样孩子就有了一个很好的模仿对象,就更有利她去学习正确表达自己的想法。正如我们学英语时有一个复读机就会很管用一样。
一周后,林很高兴地给我打来电话:女儿没有口吃了。我也很为这个可爱的小女孩感到高兴。
林是一个很好的母亲,她对女儿很关心,生怕自己的女儿会出现什么小的问题,从准备怀孕起,就万分地小心,对自己的身体十分小心,生怕生病了之后会影响胎儿。不许先生抽烟,也害怕对胎儿有影响。并且还准备了许多有关早教,胎教的知识。她做的这一切都是为了不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
生了孩子之后,对孩子的早期教育更是抓得紧,有孩子很小的时候就让孩子接受二种语言:中文和英文。中文不是问题,英语不会说,就让孩子看英语的动画片。文文在英语上的确跑赢了许多孩子:当别的孩子还在说“apple”,
“monkey”, “banana” 这些单词的时候,文文已经会唱英语歌“hello,hello,how are
you.”你看,都成句了。可与此同时,因为二种语言系统在她的大脑中,所以会使得她在想要表达的时候出现提取的困难。也就是当别的孩子在慢慢开口表达的时候,她还是“沉默不语”。自然也把林吓得半死,看了许多医生,也找我咨询过,得知没关系后,才少许放下了心。
其实象林这样的母亲在中国是有很多的,因为现在的独生子女政策,因为现在中国人民也开始富裕起来了,再加上整个社会的竞争剧烈,使得养育儿女成了中国许多家庭风险最大的一项投资,自然就会逼迫许多象林这样母亲对于孩子的成长过分的担心,生怕输在起跑线上。我可以理解林的担心和紧张,于此同时也不得不感叹;其实许多幼儿的一些症状:如口吃,等其实都是家人因为过度的担心而强化出来的。
我做过一些口吃的来访者的心理咨询,发现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点:也就是在他们很小的时候,当他们在牙牙学语的时候,一不小心出现了“口吃”症状,他们的家人就会异常地焦虑,就会想要去纠正他们。就如我的一个来访者黄所说的那样“在我记忆当中,在上小学吧,有很多次,我很开心地想要告诉他们学校里面发生的一些有趣的事,哪知一开口,妈妈就急得不行“你慢慢说,你慢慢说”我知道她嫌我结巴了。于是很泄气,就什么都不想说。在我的印象中,到后来我在家人面前就很少说话。因为我知道他们不关心我说了什么,而是关心我有没有结巴。”真的好可惜,当黄不愿意开口说话的时候,自然就缺乏了足够的练习,那么他的口吃就会持续很久,到后来即便他受到了足够的训练,也会因为心理上的因素而没有办法流畅地表达。
当一个人从什么都要依赖家人的婴儿长大成为一个独立自主的成人,他要学会很多东西。简单如说话,走路。这些对我们成人是自动化的事,对于他们却可不容易。我们可以回想一下,孩子趴在床上,拚全力地想要把头抬起来,他是失败了无数次才能骄傲地抬起头的啊。还有学会爬,学会走,哪一件事,不困难,不艰巨。要学会这一桩桩,一件件,哪一个不是要失败无数次,才会成功。所以当孩子开始学习一件新技能的时候,做为父母只要充满信心地和孩子一起去面对,成功了替他鼓掌,失败了给他打气,多加训练,那么还有什么是他们学不会的呢?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