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少年心理咨询心得(三) 大学篇
(2009-01-04 23:01:34)
标签:
教育 |
分类: 亲子 |
大学生的咨询与中学生的咨询有很大的区别:因为他们已经相对独立,自己可以独立自主地处理自己的事情,父母的干扰会少很多。但与正式踏入工作岗位的年青人又不一样,因为他们在心理上或者说在生活上对于父母还是有一定的依赖性。
当代大学生的心理特点:
1、要求独立,但仍依赖父母和老师。告别中学时代,摆脱了父母的监护和老师的约束,大学生进入了高等学府,在生活、学习以至于人生道路方面不得不自主地做出选择,这有助于强化独立意识。然而现在的学生并不是一只自由飞翔的小鸟,而是一只被人用线牵着的风筝,长期形成的对父母的依赖尚未摆脱,尤其是面对错综复杂的社会环境,不少大学生感到迷茫,许多事情还得靠父母做主或请老师拿主意,这在一年级大学生身上表现尤为突出。
2、喜欢交往,但缺乏相应的技巧。大学生有强烈的交往需要,他们希望通过交往获得关心、支持、帮助、友情,并从别人那里得到信息;他们渴望与人进行心灵交流,既渴望了解他人又渴望被他人理解。然而,由于缺乏交往技巧和青年期特有的自我心理存在,有的大学生就画地为牢,自己既不冲破“牢笼”,也不让他人靠近。长期的自我封闭、不愿与人沟通,极易导致一些学生孤独、抑郁和自卑。
3、追求时尚,但鉴别能力不高。当代大学生对传统的东西知之不多,因而受旧事物的影响比较少,几乎没有什么陈规陋习,也不保守。他们目光敏锐,思想解放,善于接受新事物;敢想敢做,且行为果断。但毕竟还缺乏生活经验,阅历也浅。当站在人生第二十级台阶上的时候,难以看到更远的“风景”,因而思想显得比较单纯。
4、期望值高,但实际能力欠强。在跨入大学校门前,绝大多数学生是家中的“太阳”,老师的“宠儿”,学校的“宝贝”(尤其是考进名校的学生),各方面的赞扬使他们形成了良好的自我感觉,从而导致自我高期望。于是怀着“骄子”的心态步入大学校门,并为自己描绘了锦绣前程。然而,现实生活并不照顾大学生们的良好愿望的,强中自有强中手。由于各地区发展的不平衡,当各路高手云集一地时,其差异便立即显现出来,有的大学生进校不久就有挫折感,不再像以往那么自信了。
5、情绪强烈,但稳定性偏低。随着生理发育趋于成熟,大学生的心理状态也发生了急剧变化。与少年期相比,大学生具有了一定的调节和控制情绪的能力;但与成年人相比,其稳定性仍显不足。遇事容易激动,或是群情振奋、手舞足蹈,或是极为感伤和困惑。大学生的激情可能会在关键时刻产生惊人的壮烈,但也可能出现不理智的行为,干出一些傻事来。大学生情绪的不稳定是其心理发展过程中的正常现象,但需注意克服其中的消极面。
大学生如何保持健康的心理状态: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