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冯友兰《新世训》札记

(2016-12-02 20:27:03)
标签:

冯友兰

新世训

尊理性

道中庸

应帝王

分类: 好读书不求甚解

新世训(生活方法新论)

冯友兰著,《三松堂全集》第四卷,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

自序

贞元三书:“《新理学》,讲纯粹哲学。曰《新事论》,谈社会文化问题。曰《新世训》,论生活方法,即此是也。”(P337

绪论

生活方法新论;

逻辑——思想方法;道——生活方法;

道德的;不道德的;非道德的;

“积极地合乎道德底规律者,是道德底;积极地违反道德底规律者,是不道德底;虽不积极地合乎道德底规律,而亦不积极地违反道德底规律者,是非道德底。”(P341

第一篇  尊理性

“所谓理性有二义:就其一义说,是理性底者是道德底,就其另一义说,是理性底者是理智底。”(P351

理性与欲望——道德底理性;理性与情感——理智底理性;

理智底活动与理智的活动;

“我们所说底生活方法,是求完全底生活所用底方法。”(P356

第二篇  行忠恕

朱子之解释——天地的忠恕;圣人的忠恕;学者的忠恕;

“照我们的讲法,忠恕一方面是实行道德的方法,一方面是一种普通‘待人接物’的方法。”(P358

忠——尽己为人;

恕——推己及人;

“忠恕之道,是以一个人自己的欲或不欲为待人的标准。”(P361

通人情而不世故;

人之欲恶之大同而小异;

某种社会与某个社会;

第三篇  为无为

无为解义:少为、寡为;率性而为;因势而为;顺理而为;无为而无不为;

儒家——无所为而为;

无所为而为,“一方面从兴趣说,一方面从道德说。”(P376

才学;

兴趣说——道家——愿意做;道德说——儒家——应该做;

第四篇  道中庸

辨中庸:中——不彻底;模棱两可;庸——庸碌;庸俗;中庸——乡愿;

中庸解:

中——恰到好处;“周全之道”与“偏致之端”;

“一方面就道德说,一方面就利害说。”(P388-389

庸——定理,公律;平常;

“凡做某种事最成功底办法,亦是最平常底办法。”(P398

第五篇  守冲谦

“就中国的传统思想说,谦虚是一种人生态度。”(P401

“冲谦,谦虚。冲或虚是就一个人的心理状态说。谦是就此种心理状态之表现于外者说。”(P404

“有此种知识或修养的方法有三种。一种是重视客观,一种是高见识,一种是放眼界。”(P406

第六篇  调情理

情——情感;理——道理或对道理的知识或了解

以理化情或以情从理说;

“了解”——“看得破”;“沉着气”;

“循理而动”;

无情为不着情,“恬愉之可欲”;

王弼——圣人有情而不为情所累;

有怒而无“所”怒;有情而无“我”;

“心不可有所着,对事来说亦是如此。”(P423

第七篇  致中和

和同之辩;

个人本身——满足的“中和”;社会中的人(对于社会或别人的关系说)——“一个健全底社会,亦可以说是一个和。”(P427

一个社会中的各种人对于社会及别种人来说——

“‘致中和’应用在政治社会哲学方面,即是民治主义。”(P431

“这种社会所宝贵底是异而不是同。合许多中节底异,以成一大和。这个大和,是社会的理想底境界,人类的社会,是向着这个理想改进底。”(P431

国际主义与民族主义;

国际主义——大同世界——大和;

“万物各得其所”,“此境界亦是一太和。不过此太和不仅包括所有底人,而且包括所有底物。物得其所是幸福底。······这种境界,是‘致中和’的极则。所以说:‘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P431-432

第八篇  励勤俭

勤是就人的生活内容说;

“所谓完全底生活者,即最合乎理性底生活。”(P435

俭是就人的用度与“细水长流”说;

勤俭——力量,“有余不尽”。

第九篇  存诚敬

“诚敬是一种立身处世的方法。”(P441

“诚敬是一种超凡入圣的途径。”(P447

“如此以敬求诚,是宋明道学家所说诚敬的最高义。”(P449

第十篇  应帝王

“做首领的方法。”(P450

“第一要无为。”(P450

“最困难底事实用人。”(P454

“除了说无为一点外,还要再加上三点,即无私,存诚,与居敬。”(P455

无为——“纵览大纲,不亲细物。”(P458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