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关于一个爱情故事   5

(2007-04-12 20:39:29)

“抛妻弃子”,可曾弄明白这个词的真正意思吗?

所谓“抛妻”,指明明存在婚姻的夫妻关系而不履行夫妻的义务。

所谓“弃子”,指明明存在父子关系而不履行养育子女的责任。

李与黄,双方认可下,履行了离婚的合法手续,相互的关系不再是夫妻,何来“抛妻”?

黄秋燕生育的两个女儿,一直由李连杰抚养,她们有很好的生活,接受了很好的教育,何来“弃子”?

 “不知者,不为怪。”

挥舞大棒随便打人,那可不是有修养的文明人干的事情,

好像上个世纪60年代的中国,比较流行过一阵子,被人所不齿。

 

黄的两个女儿,在父母仳离后,回到北京,时年尚幼,

她们上的是北京最好最贵的国际学校,

有奶奶、所有姑姑、伯伯、堂哥、堂姐诸多亲人的体贴关心爱护,

李本人当时也是事业的奋斗阶段,也在努力和挣扎着出头,

没太多的时间和孩子们在一起,这是实情。

其实,对于李这样的国际名人来说,利的女儿们又有多少时间能和李在一起呢?

做名人的孩子,在优越的生活条件之后,都有少有相处的遗憾。

我们平常人中,小时候,父母离异,或者不和父母在一起的有多少人?

李自幼失父,对于这两个女儿的这段时期的心理感受,

他是最有发言权的,因为他自己小时候是亲身经历过的。

由此,李对母亲非常的孝顺,一旦有了条件,就在北京给母亲买了新的房子,

但是,他妈妈住惯了什刹海边上的胡同平房,舍不得熟悉的环境和邻居,

所以,才有他的两个女儿周末放假回奶奶家在胡同里玩儿的情景。

多年以后,他妈妈才搬离了李从小生长的老房子,去住新屋。

黄的两个女儿,后来去美国读书,条件也是非常好的,你知道吗?

 

我们平常人,也有一时兴起乱花点儿钱的时候,

我们不过是一件衣服、一双鞋子,顶多是一只股票、一套房子,

大家都是人嘛,

对于李来说,上海的房子,就象是我们乱花点钱一样的意思,

只不过是他的资产高,搞得大家觉得怎么样了,似的,

“中国怎么有人这么盖自家的房子住啊?!”

其实,只不过因为李是大众名人,他的房子位置又显眼,

这件事情上,李没法低调,他又老实说出了给女儿做嫁妆的话,

才引出了这样的评论文章。

苏杭那边的“中国白宫”等等中国名宅,所耗资之巨,

问一句,聪明的朋友们,你们知道吗?

起码,李的钱都是自己用工作光明正大挣来的,这一点,没有人能反驳吧?

人家花自己的工资,给自家盖房子,可以吧?

 

黄的两个女儿在美国的生活,也不是你我可以想象的。

她们从小的生活条件,不是你我家的小朋友能比的。

这事情,好像就是啊,英国女王家里分家产,只说了给这个孩子什么,

别人就跳出来,说东说西,人家又没说不给另外的孩子同样的家产,

你着的哪门子急来?

李给黄的两个女儿的嫁妆是什么,你知道吗?

 “断章取义”,扣上帽子就打棒子,这可是大家都知道的,那个啊,什么时代干的事儿,

历史已经证明了,那么做,为人唾弃和不耻啊,丢人的。

 

每个人的命运不同,人不能和命犟。

黄的女儿出生的时候,李自己还是在好莱坞打拼的毛头小伙,盖不起大屋,离婚也没这么多人关注。

就象是郭德纲说的,“现在都看着我了,都砸我,当初我吃不上饭,园子里就一个听相声的时候,你们在哪儿呢?”

坎坷、风雨,更能磨砺人、成就人,

或许,黄的两个女儿因为有这样的经历,会出息的更好些?

就象李自己,为了让妈妈高兴,那么小,才上小学进了武术队,挣了工资就一分不花全交给妈妈。

如果,李是出生在一个富裕的家庭,是最受宠的乖宝贝,或许未必有今天?

贫困、艰难,让他对生活的追求,有强劲的动力。

 

说到,当年离婚时,是李求黄放了他,黄应允的。

这正是黄人性高贵所在,她留下的是自己的尊严。

是若,黄就是 “拖死你,就是不离”,把自己的大好岁月和光阴都赔进去,鱼死网破,

值得吗?

是聪明呢?还是愚蠢呢?

李没有给黄多少钱,那时候,他自己也一文不名啊,还不知道明天的饭辙在哪儿呢。

后来,好起来了,黄也已经过了最艰难的时候,他就是想给,黄也未必接受呢。

 

对于一个小孩子来说,钱多,不是坏事,也未必是好事。

人,最好还是自己靠辛勤劳动得来,花用着才踏实。

钱啊,“易来者易去”,是真理。

李的钱,是靠自己努力挣的。

二世祖常常是被钱多害了,大家都知道的。

 

自立,自强的人,值得尊敬。

祝福黄秋燕女士和她的女儿们!

 

多说一句,

李连杰和黄秋燕结婚,没有花边。

李连杰和利智结婚,没有绯闻。

他就结了这两次婚。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