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三语文文言文主要写作特色及中心意思荟萃
(2015-10-18 17:57:46)
标签:
娱乐 |
分类: 我的教育科研 |
一、《幼时记趣》:写作特色:
1.脉络清楚,结构严谨。采用先总后分、点面结合的结构形式,紧扣“明察秋毫”这一线索,使文章前后呼应,脉络清晰,结构严谨。
2.围绕中心,详略得当。
中心意思:本文生动地描述了儿童时代观蚊如鹤、神游山林、鞭打蛤蟆的趣事,表现了童年生活的乐趣。
二、《三峡》写作特点:
1.布局精心独运。2.描写动静结合,有张有弛。3.语言简练、生动。
中心意思:本文通过对三峡四季山水景物的描写,表现三峡的壮丽风光。
三、《以虫治虫》
中心意思:文章记叙宋神宗元丰年间庆州地区秋田中“傍不肯”消灭“子方虫”,使农作物获得丰收的事例,说明开展生物防治,利用某些农作物害虫的天敌消灭虫害,是促进农业增产的一项有效措施。
四、《梵天寺木塔》:写作特色:1.语言简洁生动;2.详略得当。
中心意思: 本文记述北宋著名建筑家喻皓用“布板”“实钉”来加强结构整体性以解决木塔稳定问题的生动事例,说明早在1000多年前,我国在建筑理论和技术方面已达到相当高的水平。
五、《赵普》写作特色:1.刻画人物,善于运用细节描写。2.叙事简洁,没有冗笔。
中心意思:本文写了赵普为治国而勤奋读书;以天下为己任冒死奏荐人才这两件事,表现赵普能以天下事为已任的精神,从中可以看出读书刻苦,专心致志,工作能力强、具有超人的毅力和坚定的意志。
六、《黄鹤楼》
写作特色:1.结构严谨,前呼后应。2.篇幅短小,内涵丰富。3.句式多变,多用偶句。
中心意思:这篇短文介绍黄鹤楼的命名由来和雄伟高大的特点,描述登临黄鹤楼的所见所感,突现黄鹤楼这座名楼的地位和价值,表达热爱祖国山川胜迹、仰慕仙人的思想感情。
七、《于园》
写作特色:1.按照由前而后的空间顺序写于园。2.抓住于园山石和建筑的特征,营造了富有诗意的意境。3.语言特色:雅语俗语兼用,十分传神,极有表现力。
中心意思:这篇短文着重介绍于园磊石之奇及其建筑的幽远意境,抒写作者游园得自然之趣的感受,赞颂了园林假山建筑者高超的艺术造诣。
八、《黔之驴》写作特色:1.叙事线索:惧驴、识驴、吃驴;2.语言精炼传神。
中心意思:这则寓言叙写老虎吃掉“庞然大物”驴子的故事,表现老虎的机智勇敢和驴子的外强中干,表明不要被貌似强大的东所吓倒,要敢于斗争,善于斗争,一定能获得胜利。
故事的寓意:(1)虎的角度:貌似强大的东西并不可怕,只要敢于斗争,善于斗争,就一定能战胜它。(2)驴的愚蠢:讽刺官高位显,仗势欺人而无才无德,外强中干的上层人物。
九、《晏子使楚》写作特色:1.人物形象栩栩如生:晏子:机智善辩、具有政治家外交家的风度;楚王:自作聪明、仗势欺人。
2.个性化的人物语言、高超的语言艺术。
中心意思:本文通过晏子出使出国,挫败楚王诬陷齐人为盗的阴谋的故事,表现晏子机智善辩的才能和政治家外交家的风度。
十、《人琴俱亡》:写作特色:1.人物形象刻画得很有个性。通过子猷的“了不悲”、“都不哭”、“恸绝良久”“月余亦卒”等,表现了子猷的独特形象。 2.语言十分简洁。
中心意思:这则故事写王子猷对弟弟子敬独特的悼念方式,表现他对弟弟深厚的情谊。
十一、《小石潭记》写作特色:1.按照游览的先后顺序描写景物。
(小丘西行看见竹林听到水声—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潭之概貌—潭中之景—溪流水源,远望之景—潭之气氛)
2.抓住景物特点写景,表现“小石潭”石奇、水清、鱼戏、溪流曲折、环境凄清的特点(潭水清澈,全石为底,竹树环合)。
中心意思:本文描绘小石潭的石、水、游鱼、树木,着意渲染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的气氛,抒发自己在寂寞处境中悲凉凄怆的心绪。
十二、《记承天寺夜游》
写作特色:1.信笔抒意,随物赋形。2.描写月色,如诗如画。3.语言凝练含蓄,饶有余味。
中心意思: 本文对澄澈透明的美妙的月色作了极其生动形象的描绘,记录作者当时生活的一个片段,透露他在贬谪中感慨深微而又随缘自适、自我排遣的特殊心境。
十三、《治水必躬亲》
中心意思:课文论述躬亲是治水的必要条件,强调亲自登山涉水察看水情的重要性,通过正反对比深刻的指出治水与利和义之间的关系。
写作特色:1.举例论证;2.正反对比论证。
十四、《马说》:
写作特色:.托物寓意。文章以“伯乐”比喻能识别人才的人;“千里马”比喻有突出才能的人;“食马者”比喻愚妄浅薄的统治者。
中心意思:本文采用“托物寓意”的写法,论述的是识别和发现人才的问题,将人才比做千里马,将愚妄浅薄的统治者比做食马者,集中阐述了封建社会中人才被埋没的原因,抒发了怀才不遇、有志难申的知识分子的愤懑和不平之情,对不能知人善任的昏庸的统治阶级进行了嘲讽和鞭挞。
十五、《陋室铭》
写作特色:1.篇幅简短,语言优美,音韵铿锵。2.运用比兴、对偶等修辞手法。
中心意思:本文通过对居室的描绘,极力形容陋室不陋,表现作者不与世俗同流合污,洁身自好、不慕名利、保持高尚节操的生活愿望,流露作者不求闻达、安贫乐道的生活情趣。
十六、《核舟记》
写作:1.“总—分—总”式结构;2.记述细致入微,描写生动;3.细致的观察和丰富的想像。
中心意思:文章细致描述了核舟和舟上人物的形象,表现了核舟的“奇巧”,赞扬了雕刻家的高超技艺,显示了我国古代工艺美术的卓越成就。
十七、《活板》
写作特色:1.抓住特点,说明程序,有条不紊;2.语言准确、朴实、简洁。
中心意思:本文详细介绍毕升发明的活版印刷术的方法和优越性,赞颂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高度智慧和创造精神。
十八、《口技》
1.记叙有条理而曲折多变。以口技表演之“善”贯穿全篇;时间顺序
2.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相结合。3.语言简练、准确、生动。
中心意思:本文以时间先后为序,记叙一场精彩的口技表演,表现口技艺人的高超精湛的技艺,表现了我国古代民间艺人的智慧和才能。
十九、《送东阳马生序》
写作特色:1.叙述和描写的同时适当穿插议论;2.对比手法。
中心意思:课文通过自己青少年时求学的种种艰辛和现在太学生学习条件的优越的对比,说明是否学有所成,关键在于自己的勤奋与专心与否,赞扬马生的谦虚好学,表达对他的期望与勉励之情。
二十、《陈涉世家》
写作特色:1.善于运用个性化的语言表现人物。2.以事件的发展顺序组织全文,有完整的故事情节。3.语言简洁,用词富有表现力。
中心意思:课文记叙陈胜领导的农民起义爆发的原因、经过和浩大的声势,歌颂农民战争的巨大威力,表现陈胜的伟大抱负和远见卓识以及在关键时刻所显示的非凡的谋略和领导才干。
二十一、《桃花源记》
写作特色:1.以渔人的行踪为线索。2.真假结合、虚实相生。
•
中心意思:本文虚构一个宁静安乐的世外桃源,描绘出一幅没有压迫、没有剥削、人人安居乐业、彼此和睦相处的生活图景,以此来寄托他的社会理想,反映当时人民厌恶战争的情绪和追求和平劳动生活的愿望。
二十二、《与朱元思书》
写作特色:1.角度多变,手法多样。2.笔法灵活,构思精妙。3.清新流畅,精于锤炼。
中心意思:本文从行船游江的实感出发,刻画自富阳至桐庐一带富春江的山山水水,以鲜明生动的笔触描绘秀美的自然风光,抒发作者寄情山水、向往自然、厌弃世俗的思想感情。
二十三、《捕蛇者说》
写作特色:1.以叙为主,叙议结合;2.对比衬托的手法;3.“说”重视辞采,骈散结合。
中心意思:课文通过捕蛇者蒋氏对其祖孙三代宁可死于毒蛇之口而求免于苛税的记述,反映下层人民的悲惨生活以及所遭受的苦难,揭露封建统治者残酷压迫剥削劳动人民的罪行,表达对人民疾苦的同情。
二十四、《岳阳楼记》
写作特色:1.叙事写景抒情议论紧密结合。2.大量运用对偶句,整齐对称。
中心意思:本文通过迁客骚人登楼时或悲或喜的“览物之情”的分析议论,表达作者“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阔达胸怀和“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政治抱负。
二十五、《醉翁亭记》
写作特色:1.以“乐”为线索贯穿全篇。2.结构上前后呼应,浑然一体。
3.句式优美,节奏感强,读来抑扬顿挫,铿锵悦耳。
中心意思:本文通过醉翁亭秀丽风光的描写和对游人之乐的叙述,表达作者对美好山川的热爱和与民同乐的情怀。
二十六、《曹刿论战》
写作特色:
1.内容简洁,详略得当。紧扣“论战”来写,详写对备战条件的评论和战后对取胜原因的分析。2.课文的线索:以人物活动为线索:(曹刿)请见——问战——参战——论战
3.善于剪彩、言简意赅。
中心意思:本文记叙战争的全过程,重点记叙对备战条件的评论和战后对取胜原因的分析,表现了曹刿在政治上的远见卓识和军事指挥上的杰出才能。
二十七、《邹忌讽齐王纳谏》
写作特色:1.情节环环相扣,结构完整。2.人物形象刻画生动。
中心意思:本文通过邹忌自己家庭亲友间的事情和切身感受,讽劝齐王纳谏除弊,从而说明国君必须广开言路,采纳各方面的批评建议,兴利除弊,才可以兴国。
二十八、《鱼我所欲也》
写作特色:多种论证方法。比喻论证、对比论证、举例论证。
中心意思:孟子提倡的“舍生取义”和孔子提倡的“杀身成仁“一起成为中华民族的最高道德准则,激励着历代仁人志士,慷慨赴难,为国捐躯;“舍生取义”这种观点在今天仍然符合新时代的道德要求。无论在什么情况下,我们都要把“义”放在首位,把民族和国家的利益放在第一位,必要时还应做到“舍生取义”;任何时候都不能损人利己,见利忘义。
二十九、《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写作特色:1.层层推理的论证思路。2.举例典型,观点材料紧密结合。
论证过程:先列举事例,接着由个别到一般据事论理,提出了担任治国重任的人才必须经过磨练的观点,并由此引申发挥,从正反两方面由个人到国家进行推论,最后归纳出“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论点。
中心意思:这篇短论采取层层深入的论证思路,阐明了人才要在困境中造就和人处困境能激发斗志、国无忧患易遭灭亡的道理。
三十、《愚公移山》
写作特色:1.篇幅短小,情节波澜起伏,曲折多姿。2.人物对话比较生动。3.神话结尾。
中心意思:本文塑造了愚公的光辉形象,反映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改造自然的伟大气魄和坚强毅力,也说明了要克服困难就必须下定决心,坚持不懈奋斗的道理。
三十一、《出师表》写作特色:1.议论为主,兼以叙事。2.语言质朴恳切。
中心意思:文章以十分恳切的言辞,反复劝规刘禅要继承先帝遗志,修明政治,完成“兴复汉室”的大业,表达了诸葛亮“北定中原”的坚强意志和对先主感恩图报的一片深情。
三十二、《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写作特色:1.艺术构思:蓄势和陡转。先以铺陈叙述的笔法逐层推进,极写个人的不幸;蓄势既足,陡然转笔,以抒情议论的方式表达内心的愿望。
2.抒情议论相结合。3.语言通俗平易、灵活多变,兼用长短句。
中心意思:本诗叙写了大风破屋,群童抱茅,草堂漏雨如注,诗人长夜难眠的情景,表露了诗人宁愿“吾庐独破”,受冻致死,也要得到“广厦千万间”,使“天下寒士俱欢颜”的博大胸襟和崇高理想,表现了诗人推己及人、舍己为人的高尚风格和忧国忧民的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