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南欧游记(11)

(2015-08-14 13:57:07)
标签:

旅游

文化

美食

美食篇(完)——意法美食的启示  

人类文明史,有关吃喝的内容肯定占去了不少的篇幅。

先是追求吃得饱。为了吃得饱,刀耕火种、提高单产面积、整修水利设施、乃至改良品种,终于,就正常国家而言,吃得饱的问题先后解决了。

后是争取吃得好。这是“吃得饱”的一个逻辑过程和必然结果。吃得饱是追求量,吃得好则是追求质。

吃得好以后又该追求什么呢?在欧洲觅食的同时,我很关注“后吃得好”时代欧洲人的饮食现象。本来,“吃得好”之后,“吃得健康”应该是人们的普遍追求。可结果却不然。无数事实表明,吃得健康既不是“吃得好”的逻辑过程,更不是其必然结果。恰恰相反,在“后吃得好”时代,由吃甚至“吃得好”导致的健康问题层出不穷。究其原因,传统饮食习惯、食品安全,以及认识误区等使然。

那么,如何理解“吃得健康”呢?探讨这个问题前,先回顾欧洲(尤其是意法两国)之旅在吃的方面得到的印象。

与中国的饮食现象相比较,仅凭粗略的观察,个中差异大体有以下几点:

1、意法菜式简单:沙拉、佐餐小吃(肉类)、主菜、甜点,主食为面包;中国菜式则名目繁多,甚至强调某些菜取材有多难、加工程序有多复杂。

2、意法讲究食物搭配,样式精致而量又恰到好处;中国讲究排场,要么动辄八菜一汤,要么鸡鸭鱼肉配齐,或者强调色香味俱全而过度加工。

3、意法在制作过程耗时耗材耗能少;中国则选材广泛,耗时冗长,边角料浪费严重;

4、意法制作过程轻污染;中国则重污染,空中排放的油烟多,下水道排泄的污水多,垃圾桶里堆放的边角料和吃剩的食物多。

5、意法的饭馆都很普通,强调整洁、卫生和文化气息;中国的高级饭馆装修高档、陈设夸张,散发着浓浓的政治腐败气味,所展现的是由公费吃喝和权钱交易堆砌出来的表面繁荣(不知反腐后情况如何)。

 

付出如此高昂的“吃”成本,却并没有带来更多的健康,相反,由吃引发的慢性病(如“三高”)患者越来越多,亚健康人群越来越庞大。

与博主如今生活的北美地区相比,后者更是乏善可陈。不仅如此,美加地区的快餐文化以及工厂化的高糖高盐食物,完全颠覆了健康饮食的基本理念,造成超胖、超重的人比比皆是,由肥胖引致的心血管病患更是与日俱增,后果堪虞。

在意法,尤其在巴黎,不仅绝难见到超级胖人,甚至肥男胖女都不多见;就凭对普通市民的观察,他们普遍地有好的身材、有良好的习惯,有讲究合理搭配穿衣戴帽挽手袋的文化素养,举手投足间自然就产生了从容、淡定和优雅的感染力。


如此看来,“味道鲜美、数量适中、营养平衡、取材方便、制作简单、环境友好”,应该是“吃得健康”的基本要义。

这不是博主的发明,而恰恰是在欧洲饮食过程中的发现。具体印象有:

1、普遍使用香草、奶酪等原料,味道好,营养足;

2、肉类的吃法大多经过前期加工,如腌制、灌肠等,简单加工便可上桌;

3、蔬菜基本上采用沙拉的吃法,无需烹煮;

4、葡萄酒是正餐的普遍饮品,既增加进食兴致,又有大量营养元素作补充;

5、用餐时间冗长,正所谓“辛苦赚来自在吃”。

以下图片摄自我们在巴黎最后一天的晚餐。
根据推介资料,我们来到这家位于离香榭丽大道不远一条名店街上的驰名餐厅,由兄弟俩打理。
http://s10/mw690/001nFG65gy6UCTWFsutc9&690

http://s12/mw690/001nFG65gy6UCScrY3V8b&690

现场看到这里的现点现切香肉。
http://s2/mw690/001nFG65gy6UCSqO0TL51&690
三款餐前小吃:上述的腌肉
http://s7/bmiddle/001nFG65gy6UCSF4LmC66&690
由香料、酱料和鹅肝配制而成。
沙拉。
精选的波尔多葡萄酒。
烤羊腿肉。
牛扒。
甜点。
http://s11/mw690/001nFG65gy6UCTECqhk8a&690
与兄弟俩中的弟弟合影。他负责楼面,服务热情、周到、得体。哥哥负责厨部,大部分菜式出自他的巧手。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