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世界城市之印象——萨凡纳篇(4)

(2013-12-04 13:21:35)
标签:

旅游

文化

教育

美丽的萨凡纳之小城故事(2

 说完老故事,说点小故事。相信旅行者通常都有这样的经历,一条小街、一个回眸、一顿便饭、……就能让人感怀至深、深受启迪。

话说刚到萨城当晚,儿子忙不迭地为我们搜索这城中美食。根据网上评论,儿子推荐了一家据说颇具当地特色的餐馆,名字叫“华尔烧烤”(Wall’s BBQ)。

黄昏时分,我们从酒店出发,先经过斜阳映照下的大街,半小时后拐进华灯初上的小街,再走就是灯光昏暗的胡同,在一略显偏僻的居家小区,我们来到餐馆的门前。这分明是一座民居,与周围的民房并无二致。当时门户紧闭,悄然无声。莫非找错地方?印象中被推荐的餐馆,即便不门庭若市,至少也不会了无声息啊?还好,借着微弱的灯光,能看清门上的营业时间表,“今日休息”的纸牌赫然在目。

地方算是找到了,但并未解决此行的目的啊!我们似乎不愿离去,一是走了好一会路,二是没有备选方案。此时夜虽浅却四周静谧,唯有天上若隐若现的星星,躲在云彩旁边眨巴眨巴着眼睛,像一个酒足饭饱的胖子,嬉笑我们觅食无门。儿子鼓了鼓勇气,轻敲店家紧闭的前门,只见门开处是一位身形肥硕高大的黑人中年妇女,笑容可掬地说道,“今天休息,明天再来吧。”没办法,我们只好“弃暗投明”,朝灯光璀璨处寻去,……

次日下午的同一时间,我们谈论当晚的觅食去处。儿子的神情分明是要“二顾茅芦”,我和他妈虽觉得有点舍近求远,但经验告诉我们,随儿子在(国)外,他的意见往往是对的。与头晚相比,当晚要轻车熟路得多。依旧是那条胡同,依旧是昏暗的灯光,唯一的变化是门开着。只见门边坐着一位中年男子在无聊地抽着烟,见一家三口异国面孔的食客,马上笑面盈盈地起身引路。

我们终于进到这家上居下铺的餐馆。此时客间空无一人,惟厨房处似有动静。我心生纳闷,“这生意做得?”正当踌躇间儿子已经落座,并与那男人攀谈起来。原来,他是店家的亲戚,繁忙时过来帮忙。

“繁忙时?”“帮忙?”我好生疑惑。说话间昨晚见到的那位黑人妇女从厨房里出来,一边在围裙上擦着手,一边热情地给当晚仅有的客人打招呼。她的身边偶尔闪现一位年近八旬的黑人老妇。男人见状轻声向我们介绍,老人是这的第二任店主,此店开门营业已有六十年了,第一任店主是老人的母亲,黑人妇女是老者女儿,是第三任店主,如今就是她在继续操持。

“六十年?”我又一次心生纳闷。按照中国(人)的逻辑,这六十年就没有别的机会?比如说搬到旺一点的地方、或开大一点的门脸、或办个连锁什么的,这网上搜索的信息不是也给这家店很高的评分吗?我一边替别人着想,一边在想着过去的六十年中国的变化,前三十年是从上到下翻天覆地,后三十年是从下到上地覆天翻,如今更是从北到南物异人非,到哪找这种古董……!你看这爿小店,我一时间不知是感叹她的碌碌无为,还是赞叹她的恒久坚持。我想更多的应该是后者。不是吗?中国同时期毁了多少街,拆了多少楼,多少档口闭门关张、店家衣食无着,而她们却得益于社会政治经济制度的稳定,凭倦缩的一片小地,却担起一家责任,撑起一片天空(品牌),释放的是微薄但绵长的正能量。

“爸爸,你看这份菜单行吗?”脑子开小差这伙工夫,儿子已将菜选好了,一个土法蒸排骨、一个类似广东客家梅菜的本地腌菜、一个土著酸汤。这个既有风味又有文化的菜谱,令已饥肠辘辘的我更是食指大动。

这种经济风味餐尤其摄人食欲,细细品味挡不住匆匆的食速,转眼工夫桌面已如风卷残云一般。女主人见状欣喜,之前还顾虑这些东方面孔的食客应该很难侍候吧。当知道儿子在美国工作时,距离的缩短让她分外地健谈起来。

原来,她是一位小学数学教师,经营餐馆的同时,每周还要兼职上三天的课,周末还要两次去教会或者社区做义工,时间固然安排不过来,因此餐馆一周仅开四天。这段时期以来,像今天这么清淡的时候并不多,但早几年经济不景气时也曾一度陷入困境而险些倒闭,多亏社区人士的支持才挺了过来,……

听到这里,我嘴巴沉默心里却赞叹着——几代人经营一家小餐馆,日以继夜、夜以继日,能如此坚持、如此安分、如此满足;无需将她们的努力和辛劳与那些崇高的道德和伟大的理想相联系,这就是生活,这就是日子。如果非要扯上“伟大”之类的,那么,一定是有一种伟大的制度,能够让这些“平凡”成为可能,能够让平民过上安稳的日子,能够让中国人喜欢挂在嘴边的“伟大”,真正成为老百姓能随身感受到的平常秩序和日常生活,……

“我们该走啦!”儿子打断我的思绪。哦,我这才想起要和儿子交流一下。“你的收获如何,你和女主人聊了这么多?”我问道。

“你看,这是我刚上载Facebook给朋友们分享的一段话,”说着儿子将手机递给我。只见有这样一段文字(英文) :

     我很自豪我的父母,我和他们一起,踏着没有的道路,在那墙边,在那墙洞里,发现那灵魂一样的食物——让他们感到熟悉、让他们回忆起年少时和农村孩子一起成长的时光、让他们联想到在劳动人民家庭成长起来的身世。Proud of my parents for coming with me to a hole in the wall soul food joint off the beaten path. They reflected on how it tasted so familiar the food they grew up with in the villages, relating thru their experience of growing up in working class families.

    读毕,我深情地看着儿子,对他说道,“这餐饭真值!”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