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学历门”之惑

(2010-07-22 14:47:57)
标签:

杂谈

博者按:“假”是当今中国司空见惯的现象,文凭又岂能独善其身。因此,我本无兴趣于唐骏的学历是“野鸡”的还是“火鸡”的。然而,看他那一席关于成功的高论(接受《名汇FAMOUS》杂志采访时的言论)后,多少有点“是可忍,孰不可忍”的感觉,故提笔凑凑热闹。

假学历的文化和制度根源

 

了解国情的人都明白,中国目前光怪陆离的社会现象,可以一字以蔽之“假”——从食品到用品,从新闻到学术著作,从秘书的文稿到领导人的“重要讲话”,甚至族史、党史、国史,到处可见其假;因此,文凭(学历)有假又有什么可奇怪的。

但奇怪的是,“假”可以假得有理,“假”得振振有词,甚至“假”得理直气壮。这就不得不从文化和制度上找找原因。

看看身陷学历门的唐骏在风波当前的表现。当被问道“学历和能力你更看重什么”时,唐在肯定了能力后认为,全世界范围内大家都不会把学历当回事,还举出盖茨、乔布斯以及美国总统作佐证。先不说这种“全世界”的概念本身不好作为分析的依据,也不便问问那几位人士他们是否从来不在乎学历。问题是,难道不把学历当回事就可以造假吗?或者说,不把学历当回事又何必买野鸡大学文凭呢?唐的行为本身就说明,他(在注重能力的同时)是很把学历当回事的,因为他知道,未包括在“全世界”里的中国是一个很把学历当回事的国度,尤其是这个国度里的组织部门、教育部门、科研部门以及一众掌管“主旋律”的宣传部们。除此之外,传统文化里的形而上学劣根,虚伪、爱面子的德行,也潜移默化地让社会大众广泛地对学历当回事——出国留学?这么多年没混回个文凭也叫留学?——否则,不把学历当回事的唐骏,实在不必多此一举花这个冤枉钱。如此精明能干的唐骏是注定干大事的,而在中国的干大事者多半都会知道“不说假话干不成大事”这句明言。只是,假的就是假的,何必要拿出自己宝贵的能力来论证,我的这个“假”不是假,或者,我的这个“假”与别的假不同,它是有能力内涵的。

如果说,指“假”为不假,已经让包括我在内的一众唐骏粉丝们伤心的话,那么唐为“假”粉饰就更让人气愤了——在被问到对真诚的看法时,唐认为“……你欺骗一个人没问题,如果所有人都被你欺骗到了,就是一种能力,就是成功的标志。”

我的天啊!这也能叫成功?这是典型的诡辩逻辑。这无异于说,为了“成功”可以不择手段,或者说,只要你成功了,别管用什么方式。这不正是道出了当今中国“假”无处不在“天机”。

根本上说,这就是制度使然。不是说“问题出在前三排,根子就在主席台”吗?恰恰是这种缺乏有效监督的社会制度,让许多为官者成功地通过造假、贩“假”而平步青云,而他们的“假”,硬件是假文凭、假历史、甚至假年龄,软件是假忠假孝、假的慈眉善目、假的慷慨陈辞,……由于制度的原因使投资(机)“假”而收获很大,成本却很低。精明的中国人自然从者日众,“假”便史无前例地泛滥开来。这就所谓的上梁不正下梁歪。

三聚氰氨可以让娃娃的头变大,这种制度性的“假”却可以让成人的头变大,变得可以昧良心、丧道德,无视真情,不惧国法。

好在还有天理在,使得“假”终究是假的,忽悠始终就是忽悠,假冒伪劣最终都会遭到无情的唾弃。“三鹿”是这样,曾经上过神坛的人是这样,唐骏岂能外乎?

 

2010721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