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我在乡下的所见所闻(2)

(2010-03-09 13:00:48)
标签:

文化

从冬奥会看“加拿大人”

http://s12/middle/4b746f29g81571f2ae01b&690


file:///C:/DOCUME%7E1/ADMINI%7E1/LOCALS%7E1/Temp/msohtml1/01/clip_image002.jpg

2010冬奥会完满落幕了,它创造了许多“第一”(媒体大量刊载,在此不赘)。

美国一份主流媒体却说,这是堪舆1936年纳粹时期那届奥运会媲“丑”的一届奥运会,“那全城一片红的加拿大国旗,把别国不知都压到哪去了”。

是美是丑自不必争论,因为该文作者自己次日就发表声明更正了,但他说的“一片红”倒是事实(见上图)。

加拿大人,从最初的冷淡甚至反对,到开幕时的慢热,再到赛事一周后的高潮,最后到冰球决赛和闭幕式当天的疯狂。不用看统计数据,就看那满城飘扬的枫叶国旗——建筑物顶上、窗户上、汽车上、披在身上、戴在头上、印在脸上,总之,那就是一片火红。仅举一例。主办方原本生产了一百万双印有“五环”和“枫叶”图案的红手套,赛事过半后不得不追加生产至350万双,且依然销售一空。

我开始注意赛场外的红色和那些身着红色的加拿大人,探究着这些红色人可能创出的另类第一:

    收视人数第一。据CTV(加拿大电视台,本届冬奥会独家转播商)统计,加国队对美国队的冰球决赛,现场及收视人数达2650万人,观看闭幕式人数达1530万人,就全国3300万总人口来说,这就创下了相对人口的最高收视人数。

现场观众的族裔数量第一。一国主办的赛事,没有东道主参加的场次,通常人数寥寥。这次冬奥会则不然。每场非加拿大队参加的比赛,照样有大量观众为竞赛双方摇旗呐喊。究其原因,是这些观众原本都是来自参赛队所在国的移民或其后裔,尤其是冰上运动发达的欧洲国家。

这样的“第一”如何取得?源自于一个经历一百多年洗礼的超种族概念——加拿大人(Canadian)。听听主办官员演讲,看看传媒的口径,再到获奖运动员的得奖感言,出现频率最多的词汇之一就是“加拿大人”,由此形成了赛场内外最感人的情景,为“加拿大人”的成就欢呼。

“加拿大人”这种国别身份认同概念,在世界上是独一无二的。这首先源于其特定的历史。

加拿大建国(真正的建国而不是更换国号或国名),迄今不过一百四十多年。虽然这个地方早在一万年前就有印地安各民族和北极因纽特人居住。

“外来人”踏上这片土地的足迹,最早可追溯到公元990年至1050年,来自北欧的“维京人”(Viking,现一般称为“堪的纳维亚人”)率先登陆加拿大纽芬兰,那个现称为“兰塞奥兹牧场”的地方,1978联合国列为世界文化遗产

十五世纪末十六世纪初,欧洲人对这片土地的“探险”,分别从北冰洋(1576年)、东海岸(1497年)、西海岸(1743年)相继展开。

尔后,法国殖民者与英国殖民者之间为争夺殖民地控制权发生了持续的战争,1763巴黎和约,使加拿大正式成为当时堪称“日不落帝国”的英国殖民地。

从那以后,来自苏格兰、爱尔兰、英格兰等国的移民蜂拥而至,广泛扎根在五大湖边和圣劳伦斯河畔(旧称上加拿大和下加拿大),仅18151850的三十五年里,上述国家进入加拿大定居的人数就达近百万人。

17751783年美国独立战争爆发,引发一众保皇党人(loyalist)携黑人由南向北涌入时称“不列颠殖民地”的加拿大,从那以后,为了逃避奴隶制的压迫和“可以获得土地和建立新生活”的允诺,大量黑人涌入加国。

加拿大能迅速成为国家缘于“1812年战争”。独立建国不久的美国,为了独占北美辽阔的土地,于1812年向英国宣战。这场关系到加拿大生死存亡的战争,使原本矛盾重重的英语和法语两大殖民地居民和原住民三股力量联合抗敌;殖民地内部凝聚力的空前提高,以及防范美国“亡我之心不死”的战略需要,促使英国国会批准英属北美殖民地于1867联合为加拿大联邦(东岸的几个省份)。

加拿大建国以后,尤其一战、二战期间,大量欧洲、美国的移民进入这个国家。

中国人进入加拿大,最早可追溯到十九世纪中期的“淘金热”。来自美国加利福利亚和中国大陆的中国人,来到加拿大西海岸的菲沙河流域淘金。1881年开始修建的横跨加国东西的太平洋铁路,使大批华人以劳工身份来到这里。

历史翻到二十世纪之页,亚洲移民开始涌入,但其性质却有别于欧洲移民。当时的加拿大,与亚洲原本没有什么直接联系,却不得不因为大英帝国的远东商业利益,而成为往来于英国——东亚航运通道的重要组成部分,这就为大量亚洲人,主要是华人,进入加拿大西海岸省份创造了条件。当然,也由此留下了白人种族歧视的桩桩劣行和白纸黑字的罪证(注意:加拿大当时的一些极端种族歧视行径,几乎唯一针对华人而非全部东亚人,如日本人、东南亚人。何故?——另文探讨)。

……

如今,加拿大人口已增加至3300万人(2006年人口普查数字,下同),同时,族裔种类还是绝对人口都在增加和增长,华裔人口也达到空前的130多万人,中文(国语、粤语、台语)成为加国第三大语言。

国家的历史,人口的构成,人类从历史中、尤其是上个世纪历史中获得的惨痛教训,使加拿大逐步形成了一种很独特的社会文化现象——先强调“国人”,再提“族人”,每个人都要珍惜由于这个共同国度而获得的共同称号,每个人,尤其是全社会,也要尊重和保护各族裔自己的文化和习俗。

冬奥会展现在世人面前的,岂止是运动员的风采,东道主的自然风光、管理水平、体育成就等自不待言。作为一个如此年青的国家,是怎样的自信心、怎样的信念、怎样的法律制度,使其能够敞开国门,每年迎接来自五湖四海的二十多万新移民,可以求同存异,吸纳和融合那些比自身久远得多的各种文化,更重要的是她的激发机制,集合不同民族人民的能力和创造力,一起创造全新的人类共存共荣的社会模式。

对奥运热情的空前迸发,来自于全社会各族裔对国家和“加拿大人”理念的认同,客观上成为本届奥运的重要成果。国际奥委会主席罗格说,“冬奥会结束后,加拿大变成了全新的国家”。

看着满目的红色和人们满脸的欢喜,再看看周边无休止的国家冲突和民族仇杀,但愿这种由如此众多民族组成的国家,由如此多不同方言、不同信仰的人组成的国民,由如此“多元文化”融合形成的文化,能和平、和睦、和谐地发展,并能成为指引人类发展远景的成功实践。

CANADIAN一路走好。

2010温哥华冬奥会闭幕式观后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