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国航,别忘了你那“国”字号

(2008-01-10 00:30:55)
标签:

杂谈

 

国航,别忘了你那“国”字号

                 ——写在稼祥同志荣升民航局长之时

一个优惠的价格,使我有机会见到“国航”的进步和存在的问题。

按个人计划,本人于去年十二月份回加国温哥华省亲,所托的经纪给我推荐了“国航”广州—北京—温哥华往返机票。当时,友人走过同样线路对北京中转环节服务的抱怨令我略有踌躇,但是,一想到事情已经过去三年多了,如今又在迎奥运,主要还是票价吸引,我也就答应认购了。

去程倒也不觉得有什么不妥,除了过程顺利,可能与我们降低了对空姐服务的“微笑”质量要求有关。

进步和存在问题都显现在回程上。

返程登机时,赫然发现在不算太宽的空客300机舱里,居然座无虚席,且几乎过半乘客是印度人。这使我想起上个世纪91年,笔者也是在温哥华机场,路过“国航”的登机口时,看到寥寥无几的侯乘旅客,让诺大的“747”几乎空返,心里一阵可惜,直遗憾由于是别人花钱安排的旅行而无法给“国航”捧场。经过多年的发展,“国航”的翅膀终于长长了长硬了,无论是机队还是国际航线都大为增加。此番印度乘客如此之多,皆因“国航”开通的北京—德里航线,给他们提供了从北美飞印度的便利选择。

然而,问题来了。

首先,空服人员似乎对如此多的送钱者没有足够的思想准备,对他们与其他亚洲人一样成群结队、大声喧哗,以及特有的叽里咕噜口音明显不适,尤其是在配餐时,空姐们抱着餐盒,核对着餐盒上和座位上方的号码,神色之紧张使他们全然忘记了微笑,俨然像刚参加工作的实习护士在给病人送药。主动攀谈、答疑解难自然是能免则免了,“他们吃东西又复杂又讲究”,在与空服人员交谈中,笔者不难感受到她们语气中那一息略带嫌弃的情绪。

问题还没完。

当地时间下午430,飞机安全着陆了。但不知何故,诺大的即将迎接奥运的首都机场,居然找不到停靠的泊位,却停到了遥远的机场边上。笔者好生纳闷,这可是国际航班啊,而且是“国航”总部所在机场。后又想,也许是机场过于繁忙,或是别的航管、边检、卫检原因吧。

要下飞机了,机外的气温是如此之低,风是如此之大,让许多乘客措手不及——没办法,衣服都托运了。下机速度非常缓慢——本机是笔者看到的最多老人和小孩(三岁以下)的一次——到笔者走出舱门才知道,原来是舷梯剧烈摇晃的缘故。不知是否由于支架刚性不够、舷梯车未足够靠近机身、还是风实在太大、……总之,在我前面的一对印度老夫妇,抓着扶手愣是迈不出步子,听着鹦鹉般不绝于耳的“欢迎再次……”,看着地下寒风中面无表情的地勤人员,此时我想到,这个无助的老人万一一跤摔下去怎么办?

终于踏上穿梭车。然而,由于乘客下机速度太慢,敞开的车门使车厢内寒冷不已。此时看到另一位印度老人——臂弯上抱着的仅穿一件短袖T恤的三四岁孩子冷得瑟瑟发抖——山羊胡子被风刮得飘来倒去的脸上,挂着的是思乡的愁绪还是莫名的无奈?总之很不好看。

车子终于关门开动了。一路开着,身上的寒冷使笔者觉得路程是如此之远。我忽然看到,很多桥箱泊位分明是空着啊?也没有见到下机时有什么特别检查,何故使这些旅客多受这些罪呢?

终于到了一建筑物前。一众人呼拉下车的地方,竟然有几个门,却全然见不到任何空服人员,一时间大家竟不知路在何方。好在此时来了两位笑口盈盈的机场工作人员,其模样应该是干部,是来接看上去同样是干部模样的一位女乘客。他们在拉开门把刹那,相信不仅我有那种由于沾光而庆幸的感觉。

……

我要转国内航班而与印度乘客们分手了,我心里期待着,希望同样是“国航”的其它航线能给他们好一点的服务(这是有可能的,因为相对较熟悉印度乘客)。没有想到的是,我这后一段行程,竟没有让我给“国航”的服务加任何分。

首先是转机服务。笔者在首尔、东京、台北、香港、曼谷等地都有转机经历,但像“国航”首都机场这样的转乘,却是大姑娘上轿头一回。原来,进了海关,拿了行李,进入转乘过程的乘客就只能凭一张嘴和一双腿——问、跑,全然得不到航空公司提供的哪怕丁点导乘服务。

又登机了,是极其老旧的737。真是久违了,在北京—广州的航线上乘737,使本来对公事公办式的京式腔调的礼貌用语不存奢望的我,竟几乎忘了搭乘的是中国最大的航空公司的航班。不知是否老天有意多给我留下写作素材,在离广州还有半小时航程时,机舱内出事了:一位老年男乘客被锁在后舱的厕所里。只见几个空乘人员手撬脚踹,愣是打不开厕所的门,一时间舱尾噪声四起,空姐们操持工具的笨拙劲和他们脸上紧张的表情,一眼就能让人看出她们对此类事情的发生没有足够的思想准备,更甭说对门锁结构的起码了解。一想到此前我曾在该处如厕,由于门闩不灵而未上锁,宁冒一回被人推门而入的风险,“里面那位差点就是我”,心里委实不是一番滋味。

巧了,在飞机上通过赠阅的报纸,看到“国航”老总稼祥同志荣升民航总局局长之职。这位著名“企业家”的形象我在屏幕上不止一次见过,不是大谈管理之道,就是慷慨大洒股民金钱。我心里“赞叹”道,此公不仅会管企业,还会做官啊!!!

作为中国人,我期待看到“国航”继续取得无愧于“国”字号的进步,作为乘客,我真不愿意仅仅为折扣票而再乘“国航”。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