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民阅读”系列活动之九:陪伴孩子快乐学习

标签:
全民阅读 |
分类: 公益活动 |
刘称莲老师谈如何陪伴孩子快乐学习

刘称莲老师长期工作在教育第一线,将自己的心得体会以及丰富的经验,通过写作的形式广为传播,她的著作有《陪孩子走过高中三年》、《陪孩子走过初中三年》和《陪孩子走过小学六年》。今天,刘老师来到西山庭院馆,将她的教育理念与家长们娓娓道来,通过近距离的交流与互动,让家长们受益匪浅。
讲座一开始,刘老师就请各位家长回忆各自快乐的小学生活,让大家分析自己的童年之所以快乐的原因。由此来引出,现在的孩子如何才能拥有快乐的童年,让学习成为快乐的事情。刘老师指出,孩子在学习的过程中,只有“保持一颗好奇心”、“满足孩子的成就感”和“学习中有好心情”,才能让孩子找到学习的快乐,爱上学习。
因此,家长需要思考三个问题:如何“保持一颗好奇心”?怎样才能“使其拥有成就感”?学习中怎样拥有“好心情”?
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家长应遵从孩子的天性,通过“玩”与“阅读”,让孩子保持对自己和外界的好奇心,鼓励发挥孩子的创造力,认真对待孩子的问题,积极组织并参与孩子的课余活动,让孩子在玩中学习,在阅读中成长。
2)满足成就感
很多家长选择用物质奖励来肯定孩子,从而让孩子获得成就感,但家长发现,并不是每次奖励都有效果。刘老师认为,物质奖励是一种方法,但是孩子更需要的是获得心理营养,即父母给予的无条件的爱。当孩子在学习中失去方向,或遇到挫折,或找不到方法时,家长应该通过无条件的爱来肯定孩子,让孩子得到心理上的支持,给予心理营养。这样的孩子在长大的过程中,会一直表现得比较稳定,不会在情绪上有大起大落,经得起挫折压力。家长在心理上的支持胜过一切物质上的奖励,只有让孩子在心灵上得到滋养,满足其成就感,才能让孩子平稳地度过迷茫期、焦虑期和青春期。在这一点上,父母的作用非常重要。
3)拥有好心情
孩子的心情不仅影响到孩子的学习,还将影响到孩子的人际关系。如何让孩子拥有好心情,刘老师提出了几点建议:有足够的玩的时间、有3-5个要好的玩伴、与老师保持良好的关系、家庭关系和谐,以及家长不要只关注孩子的分数,而更要重视孩子的收获。
在两个多小时的分享会上,刘老师从孩子的需求出发,向家长们展开了一幅美丽的成长画卷,在这幅画卷中,爱、信任、肯定、接纳是为背景,孩子们自由成长为山、水、树木,每一个孩子都是独一无二的,每一个孩子都需要爱与被爱。讲座的时间虽短,但家长们的收获颇多,感谢刘称莲老师,感谢您陪我们走过的珍贵的两个小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