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卡书屋带给我的改变
(2012-11-29 15:53:56)
标签:
杂谈 |
分类: 公益活动 |
首师大附中 刘毅林
坦白地说,最开始去做义工还是因为申请美国学校要求才去做的。高一的时候我加入了学校的义工社团,跟着去过许多地方做义工:从养老院、疗养院、孤儿院到公园和博物馆,每一次活动都尽心尽力,但同样每一次也感到没有真正帮到想帮助的人:有些是因为他们根本不需要我们这个年龄这个水平的人去帮助,有些则是对这种偏形式化的义工比较反感,总之做完义工之后我总是有一种没有能帮上忙的愧疚感。
后来义工做得多了,申请学校之类的功利目的渐渐少了,而心里那种真正想靠自己实力帮助他人的愿望则渐渐强烈了。从高二起我便开始寻找一个能让我发挥自己现有水平,用自己的力量真正地去帮到别人,用自己的激情能去感染别人的地方。终于在高三的暑假前,在长期苦苦找寻和不断碰壁之后,我找到了皮卡书屋(万柳馆)。
第一次来到皮卡是周四的一个下午。刚一进馆里,就听见小孩子开心地喊叫声和大人给孩子讲故事的声音。
“图书馆能这么欢乐!?”当时我就在暗暗称奇。但这种本不应该出现在常规图书馆里的嘈杂声在我听来倒是十分有朝气,十分令人愉悦的。
然后我就见到了馆里的工作人员。不同于我以前去做过义工的很多地方,皮卡的老师们非常和蔼可亲。哪怕有时我们感觉没怎么真帮上什么忙,他们对于前来帮忙的志愿者也永远是报以感谢和微笑的。
这种热情和包容让我很感动,而在皮卡开始真正的做义工之后,我才发现皮卡书屋的魔力远不止于此。
在皮卡书屋,除了能帮忙摆书以外,我们还经常地给图画书或英文小说写书评、讲故事。而每次做这些工作的时侯就是我感觉到自己真正贡献了自己力量的时候。
给皮卡的图画书或故事书写书评除了能提高我们的英文写作水平之外,还可以让我们将这些好书推广出去,把各种书里隐藏在封皮下面的内容、气味、思想通过我们自己的文字传播出去。
而讲故事则是迄今为止我义工过程中最享受的事了。每一次和一起来的伙伴讲故事都是一次表演,一次考验,更是一次享受。说其是表演,那是因为每一次我都要使出浑身解数,或是装成有美国南方口音的老奶奶或是变成嗓音粗厚的狮子老虎,以把故事真正讲的“生动形象”;说其是考验,则是因为每次讲故事时一旦声音、解释或语速出了半点差错,或是故事本身就不吸引小朋友的话,等待着我们的将是非常残酷的扭头就走,或者心不在焉;而说其是一种享受,则是因为每次讲故事时小朋友们那种投入、天真又充满着求知欲的眼神都让我倍感欣慰;而每次看他们被逗乐或开心地大叫时,我心里的成就感和幸福感也是会瞬间爆棚的。
更主要的是在皮卡做义工并不是一种单向的志愿助人行为,因为皮卡的孩子们和工作人员以及其他志愿者们也总是时不时地教会我不少东西。皮卡老师们的耐心、礼貌和敬业让我十分感动;孩子们也总是一次次地用他们的天真和惊人的天赋感染着我、震撼着我;而其他同样和蔼、热情的皮卡志愿者们也总是在不断地再用他们的爱心和行动告诉我:爱是无处不在的。
后来通过简介才知道皮卡是由几个海归妈妈自己建起来的一个公益儿童图书馆。这一点极大地鼓励了我。因为我从上高中起便一直很希望未来能在教育方面帮助孩子们,但以前每每想到这一点时我就不禁会怀疑自己:怀疑自己能不能帮到他们,怀疑自己如何做才能真正帮到他们。然后皮卡书屋就奇迹般地出现在我的眼前,告诉我:不要再怀疑,如果你想做,你就真的可以做到。同样是海外留学的人,同样是有一颗回报社会的心的人,这几位海归妈妈可以做到,我相信我也可以做到。
在皮卡只做了几次义工后便真正地爱上了这个地方了。当你真正发现一个像皮卡书屋这样如此吸引人,对自己理想有如此指导意义的地方时,我相信你会同我一样,忘掉所有功利的初衷,一心一意地加入这个地方并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