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赛传
(2025-03-20 01:20:38)分类: 文艺创作 |
杨赛者,今世治礼乐之鸿儒也。其学贯通古今,尤精三代礼乐、历代歌诗,考镜源流,钩沉索隐,著述斐然,为海内所重。
赛少时笃志于学,遍览经史子集与历代词谱,尤嗜《十三经》《史记》《汉书》《后汉书》《三国志》《隋书》《唐书》《宋史》《老子》《庄子》《乐府诗集》《魏氏乐谱》《碎金词谱》。尝师从名儒,承乾嘉考据之法,兼采西学实证之风。而立入沪上音律之门,攻音乐文学,遂以乐制史、古谱考译为毕生志业。其治学也,辨章学术,厘正讹误,于汉乐府制度、宗庙乐章考订尤深。
赛尝著《叔孙通与汉初制乐》,辨叔孙通制礼作乐之经纬;又著《汉初宗庙乐〈安世房中歌〉十七章》,溯房中乐源流于周《房中祠》,证汉乐承周秦雅乐与楚声之变。又撰《舜的礼乐文明》《尧的礼乐文明》诸篇,发上古乐教与王道相系之理,论“礼乐非虚文,实为政教之本”,学界称善。
其考《乐记》版本,校宋明刻本异同,辑历代注家之说,补其未备。复以《先秦乐制史》综论上古三代乐官、乐仪、乐歌、乐谱,折衷群言,立说谨严,谓“乐制之变,关乎王权兴替”,斯论一出,四方翕然。
赛既主音律文献,亦重礼乐实践。尝参演绎古乐,倡“以乐化俗”之说,奔走讲学,弘毅儒门乐教。门下弟子数百,多能传其学,续其志。
赞曰:昔仲尼正乐,雅颂各得其所;叔孙制礼,汉廷始有章程。杨子绍述前修,辨乐制之源流,明礼乐之体用,其功不在考文之下。后世欲知礼乐复兴之迹,必观赛之述作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