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经济学_课后习题:第九章 宏观经济核算

(2010-01-08 16:56:10)
标签:

美国

实际gdp

gdp与gnp

国民收入

宏观经济

分类: 学习资料

第九章  宏观经济核算

 

一、思考题

1.划出并说明宏观经济循环模型(包括二、三、四部门)。漏出与注入的含义和意义是什么?

2.说明国民收入核算中,GDP与GNP的关系和五个总量的关系。

3.计算GDP的基本方法有哪些?

4.在宏观经济纵横比较中运用哪些有关总量?

5.怎样理解宏观经济核算是宏观经济分析的前提?有什么缺欠和局限?

二、计算题

1.用下面的国民收入核算帐户的数据计算GDP、NDP及NI(单位:10亿美元)。

 

单位:10亿美元

雇员的报酬

194.2

美国出口的商品和劳务

17.8

固定资本消耗

11.8

政府购买

59.4

企业间接税

14.4

私人国内净投资

52.1

转移支付

13.9

美国进口的商品和劳务

16.5

个人纳税

40.5

在美国境内获得的净外国要素收入

2.2

个人消费支出

219.1

2.依据的一组年份的名义GDP及相应的价格指数,计算实际GDP。

年份

名义GDP

(10亿美元)

价格指数

(1996=100)

实际GDP

(10亿美元)

1960

527.4

22.19

 

1968

911.5

26.29

 

1978

2295.9

48.22

 

1988

4742.5

80.22

 

1998

8790.2

103.22

 

 

参考答案:

一、思考题

1.答:(1)两部门经济循环模型: 假定在社会经济中只有家庭和厂商两个部门。家庭向厂商提供劳动力等生产要素,从厂商那里获得收入; 家庭购买商品与劳务的消费支出构成厂商的销售收入; 家庭不用于消费的收入,即储蓄流入金融市场,厂商则从金融市场获得贷款,用于投资。均衡时,总需求等于总供给,C+I=C+S

(2)三部门经济循环模型

引入政府部门,在模型的社会总需求项下增加一个政府需求(即购买)G,则Y=C+I+G。社会总供给项下增加一个政府税收(T),则Y=C+S+T。均衡时,总需求等于总供给,C+I+G=C+S+T,即I+G=S+T,移项后I-S=T-G,T-G是政府财政收支差额,差额为正是财政盈余,差额为负存在财政赤字。上式可写为I=S+(T-G),此时,如果私人储蓄不能满足私人投资需求,则可用公共储蓄弥补。

(3)引进国外部门,模型中,国外部门购买厂商和家庭的商品与劳务,向政府交纳关税,构成总需求中的出口(X),政府、厂商和家庭购买国外部门的商品与劳务,构成总供给中的进口(M)。于是,社会总需求Y=C+I+G+X,社会总供给Y=C+S+T+M。均衡时,总需求等于总供给,即C+I+G+X=C+S+T+M,移项后,可变为(I-S)+(G-T)=M-X,左边为储蓄缺口与政府预算缺口,右边是贸易缺口。如果出现I>S,G>T,则扩大进口与引进外资弥补缺口,这就是“两缺口模型”。

在上述三个宏观经济循环模型中,收入流量循环于环形管道。当存在家庭储蓄、政府税收和国外进口时,都会减少对本国商品与劳务的购买(即需求或支出),这是环形管道中收入流量的漏出(Leakage);而家庭消费、政府购买和向国外出口都会增加对本国商品与劳务的购买,这是对环形管道中收入流量的注入(Injection)。

2.答:(1)国民生产总值=国内生产总值+国外要素收入净额

国外要素收入净额是在国外的本国公民获得的收入和在本国的外国公民获得的收入之差。这个值为正值时,GNP>GDP,为负值时,GDP>GNP。

(2)国内生产净值=国内生产总值-折旧;国民生产净值=国民生产总值-折旧

(3)国民收入=国民(或国内)生产净值-企业间接税+政府津贴=工资+利润+利息+租金+津贴

(4)个人收入=国民收入-(公司未分配利润+公司利润税+公司和个人缴纳的社会保险费)+(政府对个人支付的利息+政府对个人的转移支付+企业对个人的转移支付)

=工资和薪金+企业主收入+个人租金收入+个人利息收入+政府和企业对个人的转移支付-公司和个人缴纳的社会保险费

(5)个人可支配收入=个人收入-(个人税+非税支付)=个人消费支出+个人储蓄

见图9-4  宏观经济核算中变量关系示意图

个人购买的商品和劳务

(GNP)

折旧

(NNP)

 

 

 

 

总投资

间接税

间接税

 

 

 

政府购买的商品和劳务

公司利润

未分配利润

(NI)

未分配利润等

 

 

股息

 

个人

税等

 

净出口

公司税

个人

可支

配收入

(PDI)

个人

储蓄

工资及薪金

个人

购买

商品和

劳务

利息

租金收入

企业主收入

3.答:计算国内生产总值的基本方法有三种:支出法、收入法和部门法。

(1)支出法:在一年内,如果以Q1,Q2,Q3,…,Qn表示购买的各种产品和劳务的数量,以P1,P2,P3,…,Pn代表购买各种产品和劳务的价值,则国内生产总值为:

 

(2)收入法:它是从收入的角度出发,把参与生产产品与提供劳务的各种生产要素(土地、劳动、资本和企业家才能等)所获得的各种收入加总起来计算国内生产总值的方法。如果从生产角度看,包括对各种生产要素的支付,它构成了产品和劳务的成本。

(3)部门法:它是按生产物质产品和提供劳务的所有部门的产值来计算国内生产总值的方法,反映出国民收入的来源。

4.答:(1)国民收入的价格调整:

首先确定以某年为基年,以基年的价格作为不变价格100,再计算出其他各年度对这个不变价格的指数,即价格指数(或平减指数),然后用物价指数比较各个年度的国民收入的实际情况。

(2)人均、人时国民收入的计算:

计算方法是当年GDP、GNP或国民收入除以当年的人口数量所得的数值:

人均GDP=当年GDP/当年人口数量

人均国民收入=当年国民收入/当年人口数量

当年的人口数量是指当年7月1日零时的人口数,或当年年初人口数和年末人口数的平均数字,即:

当年人口数量=(当年年初人口数+当年年末人口数)/2

为比较各国劳动生产率水平高低或经济效率高低,也必须计算人时国民生产总值,即平均一人一小时创造的价值。

5.答:国民收入核算是宏观经济分析的基础,没有国民收入核算,宏观经济分析就无法进行,更不能应用于经济实际。

缺欠和局限有:

第一,GDP与GNP都不能反映实际产量水平和真实生活水平。不经过市场交易的活动,如家务劳动、自给性的生产活动等,没有反映出来,市场化程度低的国家GDP与GNP有低估可能。

第二,地下经济活动包括非法与违法经济活动,如贩毒走私、偷税逃税等难以得到反映。在世界各国的经济活动中都隐藏着一个繁荣的、活跃的地下经济部门,如赌博、走私、盗窃、色情业、贩毒等,也称“黑经济”、“隐形经济”等。各国地下经济规模占GDP的比重在15%左右,最高的希腊、意大利在25%以上,美国在8%。差异的原因在于:管制的程度与难度;税收的类型与程度;法律实施的效果。

第三,GDP与GNP都不能反映产品与劳务的结构以及技术进步状况。比如两国GDP相同,甲国军事活动费用庞大,乙国用于文教设施花费较多,由于GDP结构的差别会给甲乙两国人民生活带来不同的影响。在社会经济中生产的技术进步能够降低产品与劳务市场价格,在GDP与GNP中则体现不了劳动生产率的提高。

第四,社会上人们往往只注重GDP和人均GDP的增长率,而忽视产业结构、产品质量、环境污染、生态破坏、资源耗竭等等对人类生活质量与环境空间的严重影响,还忽视了收入分配不公平状态带来的严重社会问题。GDP与GNP是反映经济增长与发展结果的总量,而没有反映一个社会为此付出的所有代价与经济效率。

二、计算题

1.(1)GDP=C+I+G+(X-M)= 个人消费支出+私人国内净投资+政府购买+(美国进口的商品和劳务-美国出口的商品和劳务)= 219.1+52.1+59.4+(16.5-17.8)=329.3

(2)NDP= GDP-固定资本消耗=329.3-11.8=317.5

(3)NI=国内生产净值-间接税=317.5 - 14.4=303.1

2.实际GDP=名义GDP÷价格指数×100

1960:实际GDP=527.4÷22.19×100=2376.7

1968:实际GDP=911.5÷26.29×100=3467.1

1978:实际GDP=2295.9÷48.22×100=4761.3

1988:实际GDP=4742.5÷80.22×100=5911.9

1998:实际GDP=8790.2÷103.22×100=8516.0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