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续雍和宫后半程的游览。
雍和宫北为永佑殿,原为王府时期的正寝殿,后殿因供奉雍正帝影像而改名为“神御殿”,乾隆九年(1744年)行宫改建寺庙后,改为今名,黄琉璃筒瓦歇山顶,面阔五间,重昂五踩斗栱,前后均为三交六椀棱花门窗,下有龟背纹绿琉璃槛墙,前有三出陛台阶二层。殿内正中供有三尊高2.35米的白檀木雕佛像。永佑殿东厢为药王殿,是学习医术的地方。西厢为数学殿,是学习数学、历学的场所。
法轮殿呈十字形建筑,大式歇山顶,殿顶仿西藏风格建立五座镏金宝塔。在这里才感受到了藏传佛教的氛围。

法轮殿是全庙喇嘛集中念经的地方,殿堂高大,殿正中供奉一尊藏传佛教格鲁派的创始人宗喀巴大师的铜质像,高6.10米。铜像后面,是“雍和宫三绝”之一的五百罗汉山,非常精美、细致。
殿内陈设有乾隆皇帝诞生第三日所用“洗三盆”,只看到有图片,并没看到实物。

院内两侧还有东西配殿。
偷拍了一张,希望佛祖不要怪罪。

万福阁东西两侧各有飞虹天桥,西通延绥阁,东通永康阁。

延绥阁。
万福阁的东厢是昭佛楼,原为乾隆母亲供佛之处,内供一尊铜胎佛像,叫“旃檀佛”。佛背后有一座围屏式的火焰背光,这火焰背光与佛龛都是楠木雕制,也是雍和宫的“三绝”之一。

还有几座大殿,简单看了看。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