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企业伯乐高校大学生千里马走出来百度三峡在线教育 |
分类: 教育励志 |
企业“伯乐”进高校,大学生“千里马”才能走出来(图)
作者:三峡在线
近年来,不断有媒体报道企业招不到与岗位相匹配的员工,这种现象,在IT等具有专业门槛的行业则更为普遍。而与此同时,高校又在烦恼毕业生的就业率上不去,甚至随着高校的扩招力度在逐年下滑。一面是招不到人才,一面是人才没地方可去,不难判定,这中间一定出现了问题。
问题的实质还是要回归到我国的教育问题上来。什么是教育?教育是培养新生一代准备从事社会生活的整个过程,也是人类社会生产经验得以继承发扬的关键环节。这也就是说,教育只是手段,拥有从事社会生活的能力才是最终目的。可是现在我们来看看我们的高校,教材有的已经严重脱离当今的时代;课程有的还是照搬90年代的老一套;教师近半数是高校自我培养起来的、甚至未踏入过社会的所谓知识分子……在这样的教材,这样的教师,这样的课程下,我们的高校还能培养出拥有与当今社会科学技术发展同步,具有实践能力的大学生么?
当然高校因为自身条件的限制,要想真正融入社会还有相当大的难度。三峡在线也发现,我们的很多高校已经在创办自己的“公司”,譬如文化传媒公司、出版社,还和社会上的很多企业建立了相关联系,为大学生提供提升实践能力的平台。可是拥有这些联系,并不能解决就业的实质问题,因为实践的内容很有可能和工作的需求仍不对等。
这就要求,我们的企业主动一点!
就在前几天,三峡在线在北京高校的同仁告诉我一个信息,百度面向清华、北大、北理工、北航等北京地区知名理工科院校开设了互联网技术公开课。而且参加公开课的学生都是由学校老师推荐的优等生,通过这些优等生,把互联网最新的前沿技术传递给每一位普通学子。
三峡在线特别留意了下开课的“老师”,惊讶地发现百度派出的“老师”,都是百度资深工程师,在开发、测试等技术领域沉浸多年。而课程设置也涵盖了计算机专业毕业生未来进入IT行业将可能涉及的软件开发、项目管理、产品测试、基础架构等职位方向。这就说明,百度是在真心实意地做一件事,让高校里的计算机专业学生尽快适应时代发展步伐,参与到互联网技术的现实应用中来。
大学生就业困局
先不谈这一举动对实践教育的推动作用以及社会意义,三峡在线觉得,百度走进高校对百度本身至少有二个积极意义:
第一个就是百度把自己的品牌牢牢地树在社会未来脊梁的心中,有利于百度将来直接从高校挖掘优秀人才。
第二个就是互联网最新技术的传递,百度担负起了一个互联网行业领袖的责任,为行业培养新生血液。
既然百度可以这么做,我们那些整天嚷嚷着招不到人才的企业为什么不能这么做呢?
“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最后,三峡在线就想强调一句话:只有“伯乐”走进高校,“千里马”才能走出高校。惟有如此,中国的教育才算步入科学的发展阶段,“人尽其才”才能成为可能。
更多文章敬请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