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辫伪与文化自信(下篇)

(2021-08-08 21:56:35)



官科徐松岩先生在《历史》徐松岩译本·序中写道:

希罗多德的著作原本不分卷,后来被亚历山大里亚的校注学者分为9卷,每卷卷首分别冠以一位缪斯女神,故而《历史》又名“缪斯书”。

九名缪斯女神分别是:

克丽奥(Clio

优特尔佩(Euterpe

塔莉亚(Thalia

麦尔波门涅(Melpomene

特尔普西科瑞(Terpsichore

爱拉托(Erato

波琳尼娅(Polyhymnia

乌拉尼娅(Urania

卡利奥佩(Calliope

假如这是真实的话,瓦拉不必将这些东西删掉。

原因是分卷是一项必要的工作,重新分卷,就会增加不必要的麻烦。

但我们现在看到的1458年,泥金装饰本,瓦拉《希罗多德历史》,1474年版瓦拉《希罗多德历史》,是没有分卷的。

毫无疑问,卷数、章节,都是瓦拉之后的人添加进去的。

具体是谁在改变原著,改变了多少?也许,我们永远无法知道。

但是我们可以对比一下历代的希罗多德《历史》版本:

 

辫伪与文化自信(下篇)

 

1483年,全球印刷版首版,瓦拉《伯罗奔尼撒战争史》,拉丁文。

开头是:THUCYDIDES Atheniesisbellum peloponensium……

翻译成汉语便是:修昔底德,雅典人,伯罗奔尼撒战争……

 

辫伪与文化自信(下篇)

 


1527年版《伯罗奔尼撒战争史》,同是拉丁文,开头部分已经发生了重大变化:


 

辫伪与文化自信(下篇)

 

1588年版《伯罗奔尼撒战争史》,左侧为拉丁文,右侧为希腊文。

这个版本,“伯罗奔尼撒”和原版实际不是同一个词。


 

辫伪与文化自信(下篇)

 



1594年版《伯罗奔尼撒战争史》,左侧为拉丁文,右侧为希腊文,伯罗奔尼撒也同样发生了微妙的变化。


简单而言之,这个词更接近现在的伯罗奔尼撒拼写规则。

不过小变化可以容忍,但开头如1527年版本,如王以铸译本那样,变化如此之大,还能说是同一本书吗?

这是版本学所必须研究的问题。


 

辫伪与文化自信(下篇)

 


1458年,瓦拉《希罗多德历史》(拉丁文)正文首页,无第一卷、克丽奥(Clio)等字。


 

辫伪与文化自信(下篇)

 


1474年,全球印刷版首版,瓦拉《希罗多德历史》(拉丁文),正文首页,无第一卷、克丽奥(Clio)等字。


无数的古希腊拥趸者连人家的原始文献长什么样,都未亲睹,却心心念念想着如何驳倒辨伪者,如何证明古希腊的伟大,这不得不说是一个笑话!


过去,欧洲作品的整理、研究工作一直掌握在官方学者手中,普通人根本不能见到这些欧洲古籍。因此,官方学者说什么,我们便只能听什么。

但如今局势却发生180度逆转,官科手上的古希腊著作版本,通常情况下,少于民科所有古希腊著作版本。

这就造成了,民科说什么,官科只能听什么。

原因很简单,民科所列举的书,徐松岩先生(我们就以著名古希腊官科徐松岩先生为例子)很有可能此前闻所未闻。

连最基础的目录学、版本学都没有勘察过,又能有多少可信性?就更不要说考据学、辨伪学了。

为了伪造古希腊历史,官科他们杜撰了希腊原本失传说。

其实失传说就是一个非常可笑的谬论。

按照失传说的说法,托勒密《天文学大成》在5世纪已失传,12世纪重返欧洲。Almagest便是从阿拉伯语那里借用过来的。

可古希腊学者不是又说,托勒密地心说统治了欧洲学界千年之久,直到哥白尼、布鲁诺等人站了出来,托勒密地心说的错误理论才得到了纠正?

一个业已失传的东西,一个已被基督教所驱赶的东西,如何统治基督教世界?

既然Almagest(《天文学大成》)和Algebra(代数)一样,都是从阿拉伯语借用过来的,那么,古希腊人使用什么语言来表达代数呢?

没有代数的话,又该如何表达勾股定理(a的平方+b的平方=c的平方)、乘法交换律等关联的代数问题呢?

原来欧美人和古希腊拥趸者说话都是不需要逻辑的,那又哪里来的勇气宣称逻辑来自古希腊呢?


辨伪是中国人提升自信的唯一办法。

因为没有辨伪人站出来,这世上就没有质疑西方的声音,中国人只能迷失在伪古希腊世界中而无法自拔!

光并不来自古希腊。

欧美学者能拿出的最早托勒密作品是1496年《天文学大成》,而辨伪者能拿出的最早证明中国古人发现了地体浑圆的概念,是《元史》,这本史学著作说,在至元四年(1267年),元朝首都的天文学家发明了地球仪。

在卫星上天之前,全世界的天文学家要想证明出地体浑圆,只有一个办法,便是用经度和极星高度(纬度)来证明。

中国古代天文学家为什么要等到1267年才知道地体浑圆?因为1220年,中国古代天文学家耶律楚材发现了经度。

地体浑圆,就是我们现在常说的地球,当时没有地球一词,故而只能说“地体浑圆”。1220年以前的人是不可能知道地球的。其实,作为发现经度第一人的耶律楚材本人很有可能也不知道“地球是圆的”。这也是2世纪不可能有《天文学大成》的关键所在。

古希腊拥趸者经常说,伪造历史没有任何意义,如此怪论,就有点令人哭笑不得了。这就好像小偷说,我偷你的东西做什么,没有任何意义。如果有人认为这样的辩护是有理的,那就尽管信去好了。

面对如山如海的伪造事实,你却和我说,伪造历史没有任何意义。

没有意义的话,又何必伪造这些东西呢?

如果不知辨伪,你怎么知道人家已经把贼喊捉贼和“邻家王二不曾偷”的理论运用到炉火纯青的境界?

如果不知辨伪,你怎么知道儿子现在反当起了老子?

如果不知辨伪,你哪来的自信去和《几何原本》《天文学大成》抗衡,如果有人觉得自己有这个信心,其实那不叫自信,那叫盲目自大。

人家的《天文学大成》,其中一点说,地球是自西向东运转,一周期24小时。请问,莫说2世纪的中国天文学家,10世纪以前的中国天文学家,哪个做到?

 

 

辫伪与文化自信(下篇)

 

辫伪与文化自信(下篇)

托勒密臆造出的形象之一,使用技术:中国纸、中国雕版印刷术,是不是笑话,读者自行推演。

你却敢说,中国人有无穷的自信,你那是叫无穷的自大。

这也是为什么要辨伪的根本原因。西欧人把大量本属于中国古代的东西埋到了2世纪、公元前2世纪,甚至是更早的时候,我们再不把这座伪史大山推翻掉,便要从此葬送在这山底下。

到此,你还能说除了辨伪,还有其他的办法提高中华民族的自信心吗?

纵使中国人能登上火星,纵使猪肉一斤只花一分钱,最后还是回到一个十分基础的问题,古希腊是虚构的吗?而这个问题,只有辨伪者能回答。

到此,你还能说辨伪,乃至辨伪者是毫无意义的吗?

辫伪与文化自信(下篇)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