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地球理论形成的伪史揭秘(1)

(2021-07-21 12:43:00)

地球概念形成史(一)

原创 陈大漓

西史辨伪

【古代天文学史】资料

测量学

多地极星高度(一行,725年)

里差(耶律楚材,1220年)、时差(元)、经度(元)

地体(北司天监,1267年)、地体浑圆(元)、

地球(明)

扁圆(牛顿)

测量地球赤道周长(法国科学院,18世纪)

1 、伟大的古希腊人真能发现地球概念?

地球概念是科技史上绕不开的内容,它直接促成了大航海的出现,它在一定程度上促成了欧美今天的主导地位。

地球一词出现于明末叶,这个词创造出来的时候,就表示造词者已经知道地球概念了。

地球概念是什么时候形成的呢?

按照伪史的说法,地球概念起源于古希腊,公元前6世纪的毕达哥拉斯就认识到了地球是一个球体,在这之后,知道地球概念的,有亚里士多德、阿利斯塔克、阿基米德、埃拉托色尼、喜帕恰斯、托勒密等人。

总而言之,按照伪史的说法,一个在1220年以后才有的概念,被伪史当成了小孩子就能知道的儿戏。

吴国盛先生喜欢用帆船桅杆证地圆说,来证明古希腊人对地球概念的认识是多么深刻。

按照吴国盛先生的说法,每当爱琴海风平浪静、能见度极高的情况下,便是最适合用桅杆证地圆说的机会了。这时候的爱琴海人可以先看见远处的船因为地球曲率的关系,先露出桅杆尖,后再缓缓露出船身来。

然而吴国盛先生身为中国当代科技史领域的知名学者,却不知一些数据的关键知识,例如,要知道地球赤道周长是约40075千米。

有人作过计算,假设空气能见度和海平面(风平浪静)是处于理想状态那么在35公里(千米)外,可以看见100米高的船的桅杆尖。

这个理论成立的前提是希腊人确实具有制造巨型桅杆(百米高)的木帆船的能力。而且海运业高度发达,使得岸上的观察者经常可以看到海平线下的桅杆。

这个故事真有吗?

元人赵友钦则认为,这根本做不到。

赵友钦说:“地体虽浑圆,百里数十里不见其圆,人目直注,不能环曲。试泛舟江湖,但见舟所到之处隆起,而水之来不见其首,水之去不见其尾”。

人坐舟行海或湖中看不见水平线,看到的反而是自己舟所在的水面隆起,高于周边。

赵友钦究竟说得对不对呢?

赵友钦是中国历史记载的第一个证明出来地体浑圆的天文学家,他其实也是全球第一个历史明确记载的,证明出了地体浑圆的人。

其实,有部分元代天文学家早在赵友钦之先便证明了地体浑圆,只是这部分元代天文学家的著作都已毁于战火。我们现在能看到的元代天文学家的著作,只是很小很小的一部分而已。

(于是,我们不禁想问,西方伪史中频繁记录战争,动不动就是放火烧城(据伪史说,波斯人在进攻希腊的时候,就烧了两次雅典卫城。),那么,这些古老文献又是如何保存下来的呢?)

也正因为是赵友钦等人的著作的留存,才让我们明白,地球概念根本不是古希腊事物,而是中国原生的科学知识。

【未完待续】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