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何旧事杂忆·社科院

2022-11-09 04:41:44
标签: 杂谈

老何旧事杂忆

忆社科院二三事(之二)

88年春,以研究女性问题知名的河南大学李小江博士来访。她带给我一个消息,说北大和社科院有一批哲学、历史学、考古学、语言学和美学硕士、博士们十几个人,秘密群集某地开了一个会。

会上只议一题,就是打倒混蛋何新。曰:此人没受过正规教育,而手伸得太长,太狂,属于江湖学匪,须给他点厉害尝尝,使之知道我辈存在,懂得天高地厚。(这批人后来许多也成为学界名人了。)

李博士告诉我,你这回可是危了。她表示愿意帮我一把。

我笑对她说:“你知道我是多么强大,尽管让他们放马过来,看看他们如何打得倒我呢?”

她说:“你别臭美,他们已约好很快就会在各主要学术刊物上发表一批有份量的东西,从几方面批倒批臭你。”

我说尽管来吧,兵来将挡水来土掩,那我就等着吧!至于帮忙,大可不必。

后来《历史研究》、北大研究生学刊(创刊号)、《中国语文》、《读书》、《文艺报》等主流学术刊物,果然发出了一批“批何”力作。

特别是《历史研究》杂志在头版头条发表王x中博士等人批我的《诸神的起源》文章。该文特别针对我书的副标题“中国远古太阳神崇拜”,称中国古代不存在太阳神和太阳神崇拜。

我知道这就是所说的“批何攻势”席卷而来了。但读读那些批判我的大文,实在乏善可陈,卑之而无甚高论。虽然是年轻人作品却充满酸腐的书呆子气息,并无多少真学问。

虽然我认为并不高明,但若一一反驳则又很棘手(费功夫),会很累。

为了省事,我就写了一张纸条送到历史所交给王x中,大意是:你的狗屁文章,懒得理论。但想约你见面,对决一场——言下之意就是约架想揍他一顿。

我如此自信是因为少年时代在街头拜师。练过武术拳脚。后来在东北的机械厂练过铁打过铁,有一身硬肌肉。在农村武斗,对付三两个人没问题。

没想到文人真难缠。王某不仅不赴约,而且竟然拿着我这个条子四处告状,还发到海南一家小报上说何新很暴力,要起诉我。

这时我正在由助研申报晋升副研。约架此事一时成了社科院的沸点。我的好友、院办主任杨润时把我找去骂一顿,说:“你的副研这回泡汤了!把院领导气得够呛!你真敢干,不打笔墨官司,要打霸王拳?”我说他们合伙整我。他说你傻啊,脑子灌水,书都白读了。

当时我获提名入选全国青联领导机构,因社科院组织不同意而被除名。社科院里舆论沸沸扬扬的。幸亏不用坐班,平常我耳朵里听不到,但是例会碰面上班的日子,却能感觉得到他人异类的目光,如芒刺在背也。

我自己回去想想,觉得此事不能不做 答复 。于是又把那位王博士的大作细读了几遍,写了一篇针对其攻击的逐点回应答复,也交给《历史研究》杂志,请求其发表。

《历史研究》当时是丁伟志先生主管。丁先生曾经也在黎澍手下工作过,对我的情况非常了解。他是一位厚道人,所以不管风风雨雨,还是把我的答辩也原文在《历史研究》登出了。

我这个答辩的字数并不多,是王博士大文的四分之一不到,没有废话,也不发表任何议论,只是针对那位博士所挑拣的我书中所谓的“硬伤”,引经据典一一地作了答复。我只是证明我的论点持之有故,中国古籍中关于日神崇拜的记述不少,所以所谓硬伤并非我的错而是这位博士孤陋寡闻,读书不广博而已。

此文发表后,收到四两拨千斤的效果,轩然大波安然消退,学界顿时回归平静了。

王博士批何之作与我的回复,1997年四川人民出版社出版的《何新批判》一书中都有全文收录。

此次争论的20年以来,中国考古学界出土了不少远古文物及遗址,皆与太阳神崇拜有关,著名者如新疆小河村太阳墓地以及巫山太阳神图腾,以及汉代绘画中多见的伏羲女娲日月神图腾等等。

盖中国远古曾经存在太阳神崇拜现在已成为普遍之共识也。


阅读(0) 收藏(0) 转载(0) 举报/Report
相关阅读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