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新:被西方史学隐匿的欧洲被殖民史(下)

【老何史地杂记 】
西班牙半岛曾经是阿拉伯帝国的殖民地
被西方近代史学隐匿的八百年欧洲史
【下篇】后倭马亚阿拉伯欧洲王朝

在倭马亚帝国控制前,西班牙地区被西哥特人统治了300余年。公元705年是中国的神龙元年,这一年武则天还政李唐。
这一年倭马亚帝国全境发生大规模的叛乱。
阿巴斯掌权后,倭马亚家族成员全部被斩尽杀绝。只有第十位哈里发希沙姆的孙子,年仅20岁的阿卜杜·拉赫曼逃走而幸免于难。其他皇族的后代都遭到清洗和屠杀。
阿卜杜·拉赫曼逃出巴格达后,游过幼发拉底河,沿着巴勒斯坦,横跨北非来到了摩洛哥的休达。他的舅舅,北非阿拉伯领地柏柏尔的埃米尔,收留了他。
柏柏尔人是北部非洲的一支游牧民族,多数信奉伊斯兰,也有信奉犹太教。柏柏尔人善骑马骑骆驼在沙漠行走。欧洲人称之为“摩尔人”,后来成为入侵西班牙的阿拉伯人以及北非柏柏尔人等的统称。
阿卜杜·拉赫曼在柏柏尔人的营寨里,一心希望光复倭马亚王朝,决定首先进取西班牙——即伊比利亚半岛。在公元711年,倭马亚王朝的军队已经登陆西班牙,控制了那里。
西班牙古代称为“伊斯巴尼亚”(Hispania)。阿拉伯人来后,为西班牙换了一个名字,在阿拉伯语中,称之为“安达卢斯”(Al-Ándalus)——安达卢西亚。
755年,阿卜杜·拉赫曼率柏柏尔人登陆西葡半岛的阿尔姆涅卡(Almuñécar),顺利成功。登陆后即自封为埃米尔(总督)。驻地设在南部安达卢西亚的图卢士城堡(castillo de Turrush)。
不久,阿卜杜·拉赫曼夺取了西班牙南部的名城科尔多瓦,遂建都于此,建立了科尔多瓦公国,自封为阿卜杜·拉赫曼埃米尔一世。科尔多瓦宣布脱离阿巴斯王朝,把西班牙葡萄牙地区变成为一个独立的伊斯兰国家。此即 阿拉伯帝国历史上所说的后倭马亚王朝,一个建立在欧洲的阿拉伯人的殖民国家。
757年,阿卜杜·拉赫曼下令停止在聚礼日为阿巴斯王朝哈里发祈祷。761年,阿卜杜·拉赫曼击败来攻击的阿巴斯军队,又打败法王查理曼大帝,巩固了后倭马亚政权。
此后,后倭马亚阿拉伯国即以比利牛斯山脉与基督教的欧洲为分界。
912年,阿卜杜·拉赫曼三世(891—961)继任为新埃米尔。此人是 一代雄主 ,使后倭马亚王朝得到中兴。920年,阿卜杜率军北征,击败基督教莱昂国王奥多诺二世的联军。928年,阿卜杜灭西班牙南部西哥特王朝,俘虏王室权贵。
929年1月,阿卜杜·拉赫曼三世加称伊斯兰最高尊号哈里发,下令在祈祷和公文中,以“保卫安拉宗教的哈里发”称呼自己。
此后,阿拉伯史学家称该王朝为“科尔多瓦哈里发帝国”,欧洲人则称之为“西萨拉森帝国”。
932年,阿卜杜·拉赫曼三世向南部的法蒂玛王朝和北方的基督教诸王国不断发动军事攻势。931年,攻占休达,后倭马亚帝国将领土扩张到北非,西班牙半岛的阿拉伯海军从此称霸西地中海。控制了欧亚海运商路。后倭马亚帝国成为雄峙欧洲及大西洋的强大的阿拉伯国家。
11世纪后,后倭马亚王室内乱频发,哈里发更迭频繁,政局陷于混乱。1031年,哈里发希沙姆三世(1027—1031)被废黜,哈里发国家分裂为20多个由封建主掌权的小国。
1492年1月2日,格拉纳达被西班牙天主教徒攻陷,后倭马亚王朝宣告灭亡
至此,从公元8世纪算起,阿拉伯人统治及殖民伊比利亚半岛将近八百年。
西班牙人在后倭马亚阿拉伯王国灭亡后,继承了阿拉伯人的航海技术和力量。
1492年夏季,冒险家哥伦布率船队由西班牙加迪斯港湾出发,开始大航海冒险。10月12日发现了美洲新大陆并登上巴哈马的圣萨尔瓦多岛。在发现及占领西印度群岛后,西班牙掠取了新大陆的大量黄金及白银而成为海上强国。此后,西班牙殖民者开始了对拉美的征服和占领,将疆土扩展到大西洋的彼岸和菲律宾。
【后倭马亚西班牙王朝的文化】
伊比利亚半岛又称比利牛斯半岛,是欧洲第二大半岛,南欧三大半岛之一(与意大利等国所在的亚平宁半岛、希腊等国所在的巴尔干半岛并称为南欧三大半岛)。
711年,从北非渡海而来的阿拉伯人征服了整个伊比利亚半岛(包括今天的葡萄牙、西班牙和法国部分地区)。
根据马基雅弗利的佛罗伦萨历史,阿拉伯人后来也控制了科西嘉和西西里岛,以及意大利半岛(公元 10世纪),包括罗马城。
[附注:Romano was at this time emperor of Greece, having, while prefect of the army, dethroned Constantine; and as Puglia and Calabria, which, as before observed, were parts of the Greek empire, had revolted, he gave permission to the Saracans to occupy them; and they having taken possession of these provinces, besieged Rome.
“罗曼努斯是希腊的皇帝,他在作为军队统帅时废黜了君士坦丁七世(905-959年在位)。此时,希腊帝国的普里亚和卡拉布里亚(意大利半岛南部 ),发生了叛乱,罗曼努斯一世允许萨拉森人Saracans去占领这个地区。但是他们占领了这里之后,又包围了罗马。”(马基雅维利的《佛罗伦萨史》第一卷第三章)
何按:注意文中述及的希腊帝国,是亚洲希腊,即君士坦丁堡的希腊。]
在此后将近 7个世纪里,阿拉伯人为欧洲带来了先进的东方文明,在欧洲地区建立了一个伟大独特的阿拉伯化的西班牙文明,使得西班牙半岛成为中世纪欧洲的金融、经济和文化中心。
西班牙穆斯林创建的大学后来成为欧洲早期大学的典范,例如阿方索八世于公元1208年建立的帕伦西亚大学与弗雷德里克二世于公元1224年建立的那不勒斯大学。
尽管基督教世界翻译穆斯林的科学著作在诸如巴塞罗纳、里昂或图卢兹等地都有进行,但是占据首要位置的无疑是西班牙的托莱多。这座从公元8世纪至11世纪下半叶的3~4百年之间由阿拉伯或摩尔穆斯林治理的城市,开始成为整个欧洲的文化聚集之地,其声望尤其是在翻译工作大规模开展的12世纪以来,持续相当长的一段时间。
据阿拉伯人的史料,在托莱多被译成拉丁语的穆斯林科学著作,有几百部以上或者更多。事实上,欧洲也因此而涌现出诸如桑塔拉的休(HughofSantalla,1119~1151年)、克雷莫纳的杰拉德(GerardofCremona,1114~1187年)、普拉托(Plato)、阿德拉尔德(Adelard,1075~1160年)、罗杰·贝肯(RogerBacon,1214~1292年),以及切斯特的罗伯特(RobertofChester,成名于公元1145年)和荷尔曼等著名的翻译家。这些翻译家来自欧洲各地,他们云集于此从事学术著作的翻译工作。在那些翻译家来到托莱多之前不久,后来成为罗马教皇的吉伯特(GerbertdAurillac,公元945~1003年,即西尔维斯特二世——SylvesterII,任职999~1003年)也曾经在那里研习学问。欧洲人到托莱多的目的只有一个——尽一切可能获取穆斯林的科学知识。
事实上,自公元12世纪阿拉伯帝国学者的著作(和希腊、罗马著作的阿拉伯语译本)被大批译成拉丁语及其它欧洲语言以来,欧洲各大学将它们作为教科书长达几个世纪。
欧洲文艺复兴的大师们从阿拉伯语书写的科学巨著开始,点燃了复兴的火炬。如果没有阿拉伯学者的工作,今天就不会有人看到欧几里德的《几何原本》、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的 著作了。中国的“四大发明”正是经由当时在阿拉伯伊斯兰文明影响下的西班牙、西西里和法国部分地区,传到整个意大利乃至欧洲的。
而奠定今日科学基础的文艺复兴,正是始于欧洲的这些地方。
【西方现代史学活埋阿拉伯人对欧洲的历史影响】
现代西方史学为了抹去阿拉伯帝国对欧洲历史的影响 ,采取了惯用的移花接木的改名术。我们知道 ,西方史学为了掩盖东方罗马帝国的历史,将罗马帝国改名为莫须有的拜占庭帝国。为了掩盖印度河文明作为印度文明的起源和中心地,而把恒河以南的婆罗门教地区改名为印度 ,把印度河流域古文明改名为所谓帕哈拉文明。诸如此类,等等。
同样,他们为了抹掉欧洲中世纪历史中的阿拉伯影响,也采取这种手法。西方史学不称科尔多瓦伊斯兰国为阿拉伯国,而 称之为摩尔人的王国。著名的阿尔罕布拉宫,明明是阿拉伯人的王宫,但在现在所有的欧洲导游介绍中,这个阿拉伯王宫都被莫名其妙地称为“北非摩尔人在西班牙留下的最著名的建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