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马戎教授:中国新时期民族政策应做根本调整

(2013-12-22 11:21:36)
标签:

文化

  马戎教授:中国新时期民族政策应做根本调整  

北京大学马戎教授认为中国新时期民族政策应做根本调整。

1、“中国共产党建党以来的民族理论和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实施的民族制度和政策,其基本思路和框架承袭了斯大林民族理论和苏联模式,除了以“民族区域自治”替代联邦制、国家宪法没有授予自治地方政治分离权之外,在开展民族识别工作、确立公民法定“民族身份”、建立民族自治行政区、实行民族优惠政策等方面,与苏联实行的体制大致相同。

由于这一民族理论和制度的创立国苏联已在1991年解体,西方学者和一些俄罗斯学者认为苏联的民族理论和民族制度是导致苏联以“民族共和国”为单元发生解体的主要原因。因此,解体后重组的俄罗斯在重新界定“民族”术语、取消身份证“民族”身份等方面已经做出重要政策调整。俄罗斯在民族理论和制度、政策上发生的这些变化,可以为中国反思民族理论、制度和政策提供哪些启示?”

    2、“在20世纪50年代开展的“民族识别”过程中,为了区分不同“民族”,学者和政府部门关注的是群体之间在各方面的差异,往往漠视甚至否认各群体在文化方面的共性。在近些年政府推动的“保护和发展各民族传统文化”工作中,一些人认为,如果关注民族之间的文化共性就是强调“文化同化”,惟有突出各族文化特点才是对少数民族的尊重和保护。在“多元一体”的中华文化格局中,如果只强调“多元”而忽视“一体”,看不到多元之间的相互有机联系而把各民族的文化彼此割裂开来,这对建设中华民族的共同文化是否会带来负面影响?这种思路对于保护和发展各民族的文化有利还是有弊?”

3、公文中特别是户口和身份证等公文文件中,应取消民族内容。消除民族身份识别、淡化直到消除民族界限,废除民族歧视,鼓励民族加速融合应当成为国家的根本民族政策。
强调民族区别是制造民族冲突的一个重要因素,因为不自觉地会感觉与别人不同,不利于民族融合。至于民族优惠等所谓民族优待更应该早就废除之,以免生民族矛盾。为什么鲜卑族完全融入汉族,就是因为其彻底的汉化,没有彻底的民族融合,就会有民族矛盾,这是一个基本的判断。

4、前中华民国本来是推行族群融合政策, 到台湾后也是如此。为了让原住民融入汉族社会,要原住民都取汉名。结果後来被党外与民进党批评是消灭原住民,结果近20多年来就是愈分愈多族群,更鼓励原住民恢复本来的名。幸好台湾在前40年实行的是民族融合政策,所以现在台湾区分原住民族群,象徵意义大於实质意义,许多原住民对用汉名没有什麽排斥,多数人还是继续沿用汉名。尤其是许多平地原住民,外表几乎已经与汉人相同了,如果不说,一般人根本不知道他是原住民。
 
5、卢旺达是个小小的国家,也是个复杂的国家,曾爆发了举世震惊的种族大屠杀。可是,短短十几年后,卢旺达已成为“非洲最安全的国家”,其中主要原因就是:新政府采取了民族融合政策,取消了不同民族的划分,人们再也不能简单地区分种族,所有人都是一个身份,这就是卢旺达人。目前,卢旺达的经济也在蒸蒸日上。

 注:按照现在的所谓民族划分,马戎教授本人是出自伊斯兰家庭的“少民”,但其主张完全是出自学术良知,其胸怀让人敬佩。相反,某些少民精英的言论,则完全是出自私心,甚至是不可告人的目的。

马戎教授说:“我的观点在北京大学社会学人类学研究所、中国社会学会民族社会学专业委员会主办的《民族社会学研究通讯》上我的文章中都有所反映。”。

    马戎教授主编的《民族社会学通讯》是研究民族学和关注民族问题之人应该留意甚至是必读的,反映了丰富、前沿的学术信息,学术含量甚高。

    在以下网址可下载阅读:http://www.mzb.com.cn/servlet/Category?node=36460。

  
    马戎《民族问题去政治化问答》:http://club.kdnet.net/dispbbs.asp?boardid=1&id=9163434。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