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北京雾霾主要真凶恐是土壤板结

(2013-11-09 15:18:55)
标签:

文化

    北京雾霾主要真凶恐是土壤板结而非汽车尾气

作者:共和国羊蝎子 
转帖:ws

    北京雾霾的主要因素其实是城市建设对生态环境破坏造成的,城市中的树木和植被越来越少,取而代之的摩天楼和路面铺装,看似很美,但是空中的尘埃失去回到大地的路径,它们只有选择飘在空中或者趴在地表,而在植被丰富的地区,尘埃可以被植物叶片吸附,被雨水冲刷到土壤,而植被下方的土壤实际上就是一个精致的环保系统,它有很多微生物群落构成,能将这些尘埃转化为土壤。

    诸位肯定要问,尘埃不就是土壤?其实打开吸尘器的尘袋看看,然后去郊外林地里面对比下就知道了,土壤是具有一定团粒性的,好的土壤结构,比如山林中的土壤,具有大量腐殖质,哪怕干燥也不易被风吹起,而吸尘器中的尘埃没有团粒性,你拍打一下试试,那灰尘能在屋子里面飘很久。而北京的城市建设中由于土地稀缺,所以绿化面积严重不足,加上地下水位不断降低,土壤的含水性不足,并且冬季大量使用融雪剂,造成土壤盐碱化,逐渐失去微生物群落,所以降尘不能被还原成具有团粒性的土壤。

    另一方面,由于北京的西北方,河北、内蒙等地荒漠化严重,为北京源源不断的输送粉尘,风大的时候,甚至能飘到日本。这就是雾霾中悬浮于空中的那货的主要成分,汽车尾气只是其中一个帮凶,提供二氧化碳和水蒸气,与尘埃会合形成气溶胶形态。其实北京周边的山脉就相当于北京城的肺,起到阻挡吸附尘埃的作用,但是这个肺早已超负荷运转很多年了,并且由于地下水位的持续下降,这些山脉上的植被也处在严重缺水的状态,这些植被自身生存都成问题更别说给北京城当肺了!它们早就在我们的忽视下被废了,去香山看看就知道了,几十年前漫山的黄栌早就所剩无几,余下不多的也是苟延残喘,再看看被游客踩成顽石般坚硬的土壤,你相信那里面还能有什么微生物群落?山上的乔木灌木,都蒙上一层厚厚的尘埃!那些植物已经无能为力了,它们面对的是无休止的尘埃构成的饱和攻击,它们没有后援,因为它们就是守护这片土地最后一支禁卫军了!

    所以要解决北京的雾霾,还是要从北京的西北方向想办法,我们从卫星地图看看就知道,河北、内蒙一片枯黄!所以要制止过渡放牧,保护植被,当然这话都说N年了,不是吹嘘本体制能集中力量办大事?为何这事办N年了,西北的荒漠化反而愈演愈烈?因为无利可图啊!看看纽约的中央公园,多好一片土地,换了咱的市长恐怕早卖了地建成更多的摩天楼了!都是GDP啊,政绩啊!最后换来的不过是一片钢筋水泥构成的不毛之地!我们看得到的是有人给行道树挂吊瓶,以挽救奄奄一息的行道树,看不到的一麻袋一麻袋的融雪剂正如毒药一样渗入土壤,到达植物的根系!就仿佛一个人大口大口的喝着毒药,然后用一贴膏药置于皮肤以示尚有对策,心理安慰吧!对于北京等多地的雾霾,我只能说,那是自然界对那些既得利益者最大的轻蔑!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