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序
最早阅读何新,是在1989年的《自学》杂志第5期上,何新写于1988年8月的“论中国现代化的国际环境与外交战略”一文。何新那种对国际、国内形势以及世界未来冷峻、精辟的分析和事后所显示的洞见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按:此文写于1988年8月,时隔23年再看此文,仍是多么地亲切!)。以后则一直比较关注何新,每每遇到其文章和著作,都要一睹为快,深感从中受益匪浅。2006年到大学工作以后,觉得将自己多年学习积累略作整理后给学生开设一门《何新研究》的选修课程,还是有意义的。
何新是中国著名学者,历史学家、经济学家、国际知名政论家、战略问题评论家。第七届、第八届、第九届、第十一届全国政协委员。1979年任中央财政金融学院(现中央财经大学)教师。1980-1990年在中国社会科学院担任副研究员、研究员。现任职于全国政协,从事研究工作。已出版专著、译著50多种,60多卷册。
何新多年来追思和阐发的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主题,其论之所向,涉及哲学、政治、经济、文化、历史、国际关系战略、美学等各个方面和众多领域。有人评析何新学术:谈说文化兴衰--独树一帜;纵论政治风云--有的放矢;剖析改革得失--鞭辟入里;评说民主人权--一针见血;演绎时代格局--匠心独运;展望世界动态--未雨绸缪。
给学生开设这样一门选修课,对拓展自身学习,是一个促进;对于帮助愿选择这一课程的同学进入一个比较广泛的社会科学领域,借以提高学习社会科学的兴趣,提高认识世界,认识人生,认识社会的能力,提高分析政治、经济、国内、国际形势的能力会有所裨益。随即草编了若干讲义,并于2007年下半年后开讲了若干次。此亦是现在这本书中第一部分的基础。
2009年5月,何新先生从媒体上获悉滁州学院开设“何新研究”选修课后,即致信滁州学院和我,建议将该课程更名为“何新学术研究与批判”。并先后向滁州学院和我赠送其个人著作、国内外多种评论集及部分手稿达100多册。当年暑期,我代表学校前往北京看望何新先生,对何新先生向学校赠书表示感谢并作交流,受到何新先生热情接待。同年11月,何新先生透过相关网络媒体,对滁州学院开展何新学术研究与批判作出回应:“我的学术--确有发明,确有创新,确有渊源,确有根基,确有价值--大者济世,小者益身,所以不妨研究,欢迎研究。研究者自得其乐,必可受益。但是我的学术--确有失误,确有偏激,确有矛盾,确有荒谬--确须与时俱进,确须扬弃更新,所以不妨批判,应该批判。两者都欢迎,乐见后来居上!”2010年4月,全国首个大学生何新学术研究社团“滁州学院大学生何新学术研究与批判学会”在滁州学院成立,并开办了何新研究中心网站。2011年5月,滁州学院大学生何新学术研究与批判学会成为中国高校社团网社联理事会常务理事单位。本书的第三部分报道篇即记述了这些活动。
本书的第二部分文章篇则主要是我研究何新学术所撰写的一些文章和札记。有些文章因与第一部分讲稿部分重复则没有收录。当然,也有些文章中的内容与讲稿部分有少许重复。
何新学术依然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因此这些研究只具有阶段性的性质,有些引述的资料和观点尚属何新在八十年代末和九十年代的论述。无论是对是错,将交由历史来评论。况且,我们也只能历史地来研究何新。何新学术浩瀚汪洋,我的研究也只是浅尝而已。关于研究何新的专著,四川人民出版社
1999年曾出版过《何新批判》一书,其中收录了较多作者对何新学术的研究和评论文章,以及致何新的书信,记者对何新的访谈。我的这本书也是一个何新学术关注者的抛砖引玉,以期进一步促进开展对何新学术的深入研究和批判。“唯利于天下者,则执我今日之是而攻我昔日之非。”何新先生的这种批判精神,则正是我们开展学术研究时所需要的。
今年是辛亥革命一百周年,由此再上溯到1840年鸦片战争,一百六十多年来,中国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事业已经取得了伟大的成就。但展望未来,依然任重道远。国际风云变幻,国内亦存在种种待解的矛盾和问题。一百多年来所反复讨论过的种种思想、文化、政治、经济等问题依然以不同的形式表现出来。何新先生所研究的种种政治、经济、文化、国际关系战略等问题依然十分现实。诚如何新在其新著《命运与思考》的序言中所感叹的:“对于未来,我们这代人已无能为力。我们所留下的并非答案,而更多的是问题。......将来的人,任重而道远啊!”
是为序。
倪阳
2011年夏于滁州学院蔚然湖畔
目录
第一部分 讲稿
何新其人
何新学术概览
何新的哲学与宗教观、方法与逻辑
何新的政治观
何新的新国家主义经济观
何新的国际关系战略研究
何新的历史观和历史人物论
何新的文化观和国学经典研究
何新的美学研究和实践
第二部分文论篇
关于何新学术研究批判的若干思考
散论何新学术
何新的方法与逻辑--读何新新著《我的哲学思考:方法与逻辑》
何新经济思想述要
何新赠书翻阅散记
从何新关于虚幻与真实、诠与遮的讨论谈起
何新关于唯物论、唯心论的一则札记
何新所论的佛学精髓
何新的泛演化逻辑札记
何新解读《易经》的独到之处
现代版的“盛世危言”--评何新新著《谁统治着世界?》
对余华《兄弟》中林红人生轨迹的逻辑思考--何新泛演化逻辑运用一例
好玩、有味:何新六十自述中的历史概念类集
读何新《楚帛书》与《夏小正》新考札记
读何新的《尚书》新考札记
读何新的《孙子兵法》新考札记
何新以历史哲学作为研究经济理论的基础
喜得何新赠书《我的哲学思考:方法与逻辑》
再次收到何新赠书
夏日观赏何新《左右斋主人藏书画小集》记
有感于何新的两本新书
研究何新学术的意义--在何新学术研究与批判学会成立一周年大会上的讲话
新闻:何新学术研究与批判学会被聘为中国高校社团网社联常务理事
附录:
应将“何新(学术)研究”正名为“何新(学术)研究批判”--何新致倪阳先生信
倪阳给何新先生的回信
何新:论逻辑思维的本体论基础
叶慧坚:论何新经济思想与当代世界竞争大格局
何新先生题签
何新的座右铭
开展何新学术研究与批判参考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