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上海房管局就共济会堂保护问题给何新的回复

(2012-11-13 09:39:23)
标签:

杂谈

上海房管局就共济会堂保护问题给何新的回复


(上海市住房保障和房屋管理局来函)

 

何新委员:

收到上海市委转来xxx同志在您的关于“共济会堂原刻英文石碑未被保护”的信函上的批示后,我局非常重视,立即会同市规土局、市文物局到现场踏勘察看,初步对石碑及建筑的基本情况和历史沿革进行了调查,并就下一步的保护做了安排,具体情况如下:

确如您信中所言,在北京西路1623号建筑沿北京西路立面(北立面)底部外墙上镶砌有一块英文石碑,这块石碑应属该建筑的奠基石或相关建筑建造的铭碑。根据石碑上英文所述,该石碑立于1931年,由英国共济会人员所立。

在去年底结束的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中,文物部门对该建筑进行了一些历史和建筑的调查考证,该建筑被登记为“新共济会会馆旧址”,有关上海共济会沿革的调查也与您信中基本一致。目前,该石碑及建筑未被列为文物保护单位,也未被列为本市优秀历史建筑。

该建筑总体上属西式古典建筑风格,细部装饰上有共济会“六芒星”、“圆规与角尺”的特别标识,作为对上海近代城市历史的见证,具有一定的保护价值。在静安区静安寺社区(C050101单元)控制性详细规划中,该建筑所在地城建设控制要为“保留”。

共济会为境外秘密结社组织,在西方已有较长历史,其性质、作用以及对我社会影响,国内目前相关系统研究还不多。因此,我们将从保护城市历史建筑和风貌角度对该石碑及建筑提出保护要求,以避免异议。

根据现场察看,目前石碑保存尚好,阴刻英文字母基本清晰可辨,仅因为以前可能刷过涂料,在清除后有些损伤和风作。下一步我局将会同文物部门组织有关专家研究具体保护方式。

最后,感谢您对上海市优秀历史建筑保护工作的关心和支持。

 

上海市住房保障和房屋管理局

201226日 

                                                                【何新附注】   

                                                                  共济会在上海曾经设有多处会所,外滩最多。鸦片战争胜利后不久,英国共济会(北方会所the Northern Lodge of China No. 570 EC)即在南京路建造了上海第一座共济会建筑。1861年在上海广东路建造了第二座建筑。此后英国共济会分别在外滩和北京西路修建了共济会大会堂。 上海北京西路1623号(现为上海中华医学会的办公楼),是存留至今的一处重要共济会遗址。关于这幢楼房的来历和历史资料,不知什么原因,在现在已出版的各种各样介绍上海老建筑的书籍、报刊以及网络上都没有提到过,好像这幢共济会会所大楼从来不存在似的。 这所建筑上昔日的共济会标记物多已被更换、铲除,仅在屋檐上还可见到一圈作为共济会象征物的大卫六芒星。 

                         上海房管局就共济会堂保护问题给何新的回复

                                                            

                                                             上海房管局就共济会堂保护问题给何新的回复上海房管局就共济会堂保护问题给何新的回复

                                                             上海房管局就共济会堂保护问题给何新的回复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