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 者:(美)梭罗(Thoreau,H.D.)著,
徐迟 (等)译
一本宁静、恬淡、充满智慧的书,记录简单生活的美妙细节
本书记录了作者隐居瓦尔登湖畔,与大自然水乳交融,在田园生活中感知自然、重塑自我的奇异历程。它被书评者称为能“塑造读者人生的首选经典之一”。
作者亨利·戴维·梭罗(Henry David
Thoreau,1817-1862),美国作家、思想家、自然主义者。著名散文集《瓦尔登湖》和论文《论公民的不服从权利》(又译为《消极抵抗》、《论公民的不服从》)的作者。
1862年5月6日梭罗去世,年仅45岁。
《瓦尔登湖》在美国文学中被公认为是最受读者欢迎的非虚构作品。何怀宏说:“它的读者虽然比较固定,但始终不会很多,而这些读者大概也是心底深处寂寞的人,而就连这些寂寞的人大概也只有在寂寞的时候读它才悟出深味,“译者徐迟先生说,在繁忙的白昼他有时会将信将疑,觉得它并没有什么好处,直到黄昏,心情渐渐寂寞和恬静下来,才觉得‘语语惊人,字字闪光,沁人肺腑,动我衷肠’,而到夜深万籁俱寂之时,就更为之神往了。”
————————————————————————————————————————————
摆脱共济会式的社会
(下文摘自瓦尔登湖第8节:村子)
8.村子
不管是睡觉或其他心不在焉,每一个人都应该在清醒过来之后,经常看看罗盘上的方
向。非到我们迷了路,换句话说,非到我们失去了这个世界之后,我们才开始发现我
们自己,认识我们的处境,并且认识了我们的联系之无穷的界限。
有一天下午,在我的第一个夏天将要结束的时候,我进村子里去,找鞋匠拿一只鞋子,
我被捕了,给关进了监狱里去,因为正如我在另外一篇文章里面说明了的,我拒绝付
税给国家,甚至不承认这个国家的权力,这个国家在议会门口把男人、女人和孩子当
牛马一样地买卖。我本来是为了别的事到森林中去的。
但是,不管一个人走到哪里,人间的肮脏的机关总要跟他到哪里,伸出于来攫取他,
如果他们能够办到,总要强迫他回到属于他那共济会式的社会中。
真的,我本可以强悍地抵抗一下,多少可以有点结果的,我本可以疯狂地反对社会,
但是我宁可让社会疯狂地来反对我,因为它才是那绝望的一方。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