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津英汉词典》中诠释的共济会
(2012-05-18 07:06:42)
标签:
杂谈 |
《牛津英汉词典》中诠释的共济会
freemasons :共济会会员(旨在互相帮助,发展会员间友好关系的国际秘密组织的成员)。
《牛津英美文化词典》(英汉双解),牛津大学出版社,第584—585页:
【共济会会员】
共济会会员(常常又叫Masons),是指一个秘密男子团体的成员。该团体的宗旨是人们应该像兄弟一样彼此爱护、相信上帝、提倡多做善事。
在英国,共济会是由中世纪(*medieval)的工匠行会发展而来的。当时这些工匠在全英国到处流动。每一门手艺都有行会,其成员都是技艺高超的师傅和熟练工匠。现代共济会会员的称呼对其来源有所反映。新成员加入行会要先做学徒,然后可能成为更高级别的工匠或熟练工匠,最后成为师傅。现在人们在共济会的庆典仪式上还把传统上石匠使用的工具用作庆典道具。
17世纪时,行会开始受到富有绅士阶层的青睐,并逐渐被这些富人接管。行会演变成各种秘密团体,其宗教信仰和习俗激起了很多人的敌意,其中就包括天主教会(the *Roman Catholic Church)。1717年,共济会总部在伦敦建立,它是共济会最重要的一支,对其他分会具有管辖权。1736年苏格兰共济会总部成立。现在英国的共济会有8千多个分会,各分会都由头领负责管理,总会员人数约为75万。另外在美国和其他一些国家也有分会。
今天大多数的共济会会员都是职业人士和中产阶级,主要是律师、公务员(*civil servants)和商人等。有些贵族人士和皇室成员也是共济会会员,现任的肯特(*Kent)公爵就是共济会总部的大头领。在英国,新成员入会必须受到现会员的邀请,还要经过一个专门的入会仪式保证不向任何外人透露会中的秘密才可。人们普遍相信共济会会员要学习特别的手势和词语。比如,在公共场合会员们可通过握手向其他会员表明他们各自的身份。美国共济会的习俗在一些细节上有所不同:比如,想参加共济会的人必须要主动请求加入,因为会员们不允许邀请他人入会。
在英国,因为共济会会员们让他们的活动保持秘密状态,所以人们常常用怀疑的眼光来看他们。很多人相信身处要职的共济会会员会不公平地为其会员提供方便。共济会会员否认了他们有这样的做法,并且强调其会员活动主要以社会性慈善活动为主。美国人对共济会的态度要宽容得多,该国最著名的共济会团体可能是圣地兄弟会。圣地兄弟会以每年通过举行马戏表演来筹资进行慈善活动著称,包括资助他们开办的几家医院。
美国还有许多其他自称兄弟会的社会片段乐部,其名称和庆典仪式都仿效共济会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