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济会使用的单字母替代暗号。因为很容易就能解读,与其说作为暗号之用,倒不如说是以此文字作为共济会会员的凭证。其暗号有两种:
共济会的符号为圆规和直角三角形。
共济会原本是欧洲中世纪以石匠为主的建筑师会发起的,其设计时使用的工具成为代表符号。这是实践的共济会,以石匠们的自由和利益互相扶助为基本原则。但是1717年,伦敦成立了新的共济会的lodge(集会所),这是近代的、概念的共济会的起始,有着文艺沙龙般友好团体的旨趣,也可以说是社交俱乐部。
共济会除了石匠外,其实科学家、政治家、文学家、音乐家等各领域的贵族都加入集会。之后,扩展到欧洲大陆,在巴黎才变成了神秘主义的团体,并且加进秘密要素和奇怪的入会仪式,这里要求的是完美的人。莫扎特(Wolfgang Amadeus
Mozart,1756—1827)的《第九交响曲》(1824年)也是在赞美共济会,更是令人惊讶。
听说欧盟(EU)的会议中,《第九交响曲》像国歌一样播放。或许是我想太多,但其实有着深远的意义。总之,从1717年开始不到30年的时间就发展成为威胁罗马天主教的庞大势力,实在让人觉得了不起。结果,抱有危机感的罗马天主教教会开始发出对共济会的禁止令。
共济会的标语是“自由”、“平等”、“博爱”,这是18世纪的时代精神,出现了“理性”的宗教,在神之前人人平等,这后来发展成为“道德”。
共济会运动之后,从欧洲转移到美国。美国建国之初,共济会所担负的任务虽然不透明,但由现在一元美金纸币的背面还印着共济会的代表符号(三角形里有着看见万物的眼睛等)来看,在美国独立时,它肯定扮演重要的角色。
美国历代总统中加入共济会的就有十三人。虽然我们无法了解这个组织的内容,但把它当成一种宗教,就不难理解。不管怎么说,以对国家有兴趣足轻重作用的政治人物为首的许多名人都加入了这个组织。
……(下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