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网文:在美国准殖民地民主菲律宾体验神马叫“穷”
(2011-06-03 19:36:26)
港网文:在美国的准殖民地——“民主”菲律宾体会神马叫“穷”
什麼叫窮??
作者: 乐为良 | 原香港报人
2011年05月26日
本文地址: http://leweiliang.blshe.com/post/139/682637
菲律宾是美国从西班牙手中夺取控制长达百年的准殖民地。本文笔者屆退休之齡,有機緣巧遇从香港進了菲律賓華文報界,有此見證了“贫窮”的新定義。
一九九0年我首次回到祖國採訪,接著在九二年起定期到北京蹲點,也到過幾個省份採訪,那時見到的一些窮困狀況,數次讓我熱淚盈眶,這些經驗也都紀錄在我的一些短文中。我以為那就是窮,但到了馬尼拉工作後,我對窮有新了的認識。
窮不只是沒有錢,而是沒有機會,任憑你如何努力都無法改變你的命運,同時你的下一代也不會有轉機。這種絕望才叫真的窮。
艾默爾,二十出頭,有妻小,老婆生病回鄉去了。他帶著孩子跟母親住,父親早已病死。他的月薪是六千披索(不到一千人民幣)。每天騎一個半小時單車上班,口袋只有二十披索吃中飯。三塊人民幣能吃到什麼可想而知,更何況,菲律賓除了人力,一切食物飲料都比北京上海貴,他當然瘦,那不是塑身,是每天吃不飽。無論我從台灣帶什麼東西來,只要放在公共領域,數天之後就沒了。就算他從未喝過人參茶,但是只要能吃的,對他來說都彌足珍貴。他有改變命運的機會嗎?他的孩子能比他好嗎?
珍尼是家菲國總統赴宴的高級中華料理的服務員,容貌姣美,身材苖條。在一次與朋友的午餐時,我看到她的絲襪腳後跟處破了,我發揮在美國受過教育的精神,提醒了她。她淺淺一笑。兩個星期後,我又來到這家餐廳見朋友,發現她還穿這那雙絲襪,為什麼我知道是同一雙?因為沒有人會有兩雙破在同一地方又同樣顏色的絲襪。
我後來知道,菲律賓的工資很低,物價很高,一般薪水階級,根本不可能有好質料的內衣、幾只皮包、幾雙鞋子這種奢侈。只是我不知道連絲襪都只有一雙,破了還捨不得丟,或許根本丟不起。公司規定要穿絲襪,又不提供,每個月入不敷出的員工只好破的照穿。
菲律賓女性奉養父母之外,還要照顧弟弟上學,交女友等,聽來不可思議,但這種現象頗為普遍,如果她還是單親媽媽,那就更慘了。我的一位同事之前失業在家多年,我問他怎麼養他的妻小,他說姐姐給他錢。
吉娜曾在日本人和伊朗人家裡當女佣。老公在一家快餐廳的廚房工作,日新三百坡索,每天工作十二小時,他們養了三個孩子。眼看孩子要大了,兩人身上沒有多餘的一塊錢。她聽說可以到台灣當看護工,包吃包住還有一萬五披索的賸餘,便辭掉工作來到朋友經營的人力仲介公司報名。她連先去做身體檢查的錢都沒有,所以朋友收容她在公司幫忙清掃,學中文與華人的生活環境,同時存錢去做體檢,才可能替她報名。她的日薪是一百五十披索一天,上午工作下午學中文。她每天上下班的車錢是二十披索,吃頓中飯是三十到五十披索,一天賸不到一百,再扣掉晚餐還能賸下什麼?
她工作勤奮細心,更可貴的是誠實。有天我返台前收拾桌子,不注意把洗服的收據與二百披索丟到垃圾桶,在機場收到同事的簡訊說她撿到錢。我想留她下來幫忙,我問她如果我給她一樣的錢,是否願意留在菲律賓不去台灣,她說不行。在菲律賓工作,光是吃飯與交通就用掉一半以上的錢,她說在台灣主人的家裡,包吃包住,週末還不能出去,就沒有花錢的機會。她要把錢省下來給孩子上學。她這麼說,我無言以對。
在多數的國家,亂丟垃圾會引起公憤。但是在菲律賓而且是在她的首都馬尼拉,把垃圾袋隨手丟在街上是件好事,如果沒人這麼做,那就更多人要失業或餓肚皮。馬尼拉的垃圾袋在被垃圾車收走前,會經過數道手續。第一個發現者,取走其中的塑膠瓶,接著會有人把一些破紙整理整理拿走,之後還有人會把裡面的廚餘取走,多半早餿了,但有人就靠它維生。再來翻動垃圾袋的人就一無所有了。這是我在辦公室前的街上常見到的景象。比較意外的是,有個拾荒者看袋中無物,還把袋子綁好再走,難道這是他們拾荒者之間的默契?
我們都窮過,但沒這麼慘過,也沒有這麼絕望過。活得還過得去的我們,是不是該慶幸呢?
喜欢
0
赠金笔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