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汶川地震灾情中的媒体力量

(2008-05-21 09:34:35)
标签:

汶川

地震

灾情

媒体报道

灾情报道

网络公祭

杂谈

分类: 社会杂谈

   在每一次突发事件中,媒体的力量不容忽视,很多媒体人总是冲在最前线,将及时的信息传递给广大的社会公众。汶川大地震后,电视、广播、报纸、网络,一切有效的传播形式都在极尽所能的传播消息,媒体的及时反应让这场灾难的信息发布高度透明,自从地震发生后,每天关注及时的汶川地震后的救援工作的信息成为了全国公众的重要的媒介接触行为。

一个媒体的品格、公信力、新闻立场、价值取向和社会责任,通常是在社会发生重大事件的时候展现出来的,因此,媒体是否公正客观的报道,还原新闻现场与灾情灾况,将对于引导公众的价值判断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

在汶川地震发生后,几乎在同样的时间,全国的电视媒体、报纸、网络甚至很多平面杂志都在第一时间内作出响应,对汶川地震的信息进行了及时的报道,电视媒体利用其覆盖率将资讯实现实时直播,比如中央电视台、四川卫视、北京电视台、东方卫视等电视台都及时推出24小时滚动播报,让公众及时了解地震灾情的救援进展;平面媒体则在在版式、色彩、内容上进行及时调整,比如《南方都市报》在5月14出版中,彩色报头尽去颜色,以黑白情景,悼念铭记,以衬悲情;一些平面的杂志媒体也推出了专刊来对地震的事件进行全面解读;而互联网媒体更是利用快速性、互动性的特点,在抗灾报道中展现出了自身的媒体特色。

而在这几天的报道中,电视媒体上的商业广告比较少见,有一些广告及时转换成了关注地震灾区的公益广告,在国家实行全国哀悼日后,全国所有的媒体,从电视到平面到网络,都转换成黑白的背景,为那些地震中失去的生命哀悼。中国媒体在这次灾情报道中的行为,不仅高度宏扬了人性救援与理性思考,同时也让中国社会的民族凝聚力和关爱之心紧密的汇集到了一起。

媒体的价值取向不仅仅表现在报道大量的负责任的新闻方面,更体现在新闻之外的一些行动,媒体能够倡议整个社会公众形成统一的行动,因此,有很多媒体不仅及时报道信息,还积极为灾区捐赠善款,还有很多媒体主动发起对汶川地震的募捐活动,展现出了媒体该有的社会责任感。

而在地震灾情报道中,网络媒体也再一次展现了其规模效应,快速的报道以及网友的主动参与,让人民网、新华网、中国网、央视国际、新浪网、搜狐网、中华网等网站都展现出了其核心的媒体价值,靠强大的信息整合方式发挥出了独特的影响力,而由这些网站联合发起的网络公祭活动,也将成为人们去缅怀那些逝者的不能忘却的纪念。

      在灾难发生的时候,民族最需要的是鼓励,需要的是真情,而媒体的负责任的报道让社会公众可以了解很多感人的故事,从救灾,捐款的故事中感动,这将汇聚成为一股非常重要的力量。媒体会引导社会的情绪,而一个媒体的公信力、责任感和价值也将会在地震的报道和与赈灾有关的行为中表现出来。

     当然,也有一些广播电视在地震发生后,还在播出综艺娱乐节目以及热情洋溢的广告,也仍然有报刊和网络媒体在地震新闻的版面刊登喜气洋洋的花哨的广告,甚至在一些副刊娱乐类版面依然在呻吟小资情调,这些都不是一个具备公正的、负责任的、拥有公共价值判断的媒体该有的行为。但是,对于主流的、积极的媒体在本次地震灾情中的报道,值得我们去关注。

 

  附图  全国部分平面媒体的报道封面

汶川地震灾情中的媒体力量  汶川地震灾情中的媒体力量

 

 

汶川地震灾情中的媒体力量  汶川地震灾情中的媒体力量

 汶川地震灾情中的媒体力量 汶川地震灾情中的媒体力量

    

 

汶川地震灾情中的媒体力量汶川地震灾情中的媒体力量

 

汶川地震灾情中的媒体力量  汶川地震灾情中的媒体力量

 

[本博客博文均属博主原创作品,博主版权所有,未经博主同意,严禁转载抄袭,如媒体需转载引用,请发邮件到clarkxiao@126.com获得许可,谢谢!]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