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Myspace:如何能圆中国梦

(2007-08-30 23:22:39)
标签:

it/科技

互联网

myspace

web2.0

web3.0

社交网站

跨国互联网公司

分类: 互联网研究

2007427日,全球最著名的社交网站MySpace的中文版MySpace.cn成功上线,并推出了“友你友我”的中文口号和LOGO。在跨国互联网公司亿贝(eBay)、雅虎(Yahoo!)等在中国屡屡受挫的今天,MySpace能够在中国赢得成功吗?在人们正在质疑web2.0泡沫的时候,MySpace能够超越web2.0成为新的互联网公司代表吗?或许一切才刚刚开始。

美国翻版还是“中国制造”?MySpace.cn在网站的结构和风格上和美国网站基本一样,因此似乎并没有带给中国的网民多大的惊喜,从这点上来看,MySpace似乎太过于轻视中国的互联网市场和中国的网民了,事实上,在短短几年时间内,随着风险投资的推动、网民数量的增长和网民参与的积极性的增加,从国外成熟网站拷贝一个概念或者照搬一种模式就能在中国取得成功的时代已经一去不复返了,在中国的国际互联网公司如eBay、雅虎、谷歌,都是固有模式在中国克隆的代表,特别是雅虎,先是坚持美国模式,在遭受中国互联网激烈竞争的情况下,又开始变幻,最终却因为举棋不定而让用户无可适从,这些公司在中国都遭受到了“滑铁卢”,而纵观国内互联网公司,在用户体验和用户价值创新上已经做足了工作,典型的如新浪、百度、QQ等,他们依靠不断的产品创新和制造新的用户体验来提升流量和用户黏性,从而让中国网民见识了太多的互联网服务,因此用户总是期待更加新奇的、独特的体验,但是遗憾的是,MySpace.cn并没有一开始就给中国网民带来眼睛一亮的惊喜,作为一个国际性的互联网公司,忽略中国网民的需求将很难实现深耕中国本土市场。因此,致力于置身中国本土网民文化的“中国制造”,这是MySpace需要调整的战略方向。

2.0还是3.0MySpace在美国是年轻一代的代表,核心用户是年轻群体,来中国之后会坚持这个定位吗?至少从目前的MySpace中文版上似乎看不出来。如果是针对中国的年轻用户群体,MySpace必将面临巨大的市场竞争,因为中国的年轻互联网用户已经被百度贴吧、QQ等瓜分了很多,MySpace需要有突破,只有打造新的运营模式才能取得相对优势。互动、内容自我创造这是MySpace的基础,但是MySpace如果还仅仅是停留这些方面,那么它并不具备中国当前2.0公司的优势。要满足这些群体的未来的需求,互联网一定要朝向Web3.0发展,Web3.0的基本特征是让互联网更加个性化、精准化和智能化,因此,对于MySpace来说,提供能够满足每一个互联网用户的个性化的、聚合化的高效率的社交服务或许才是其真正的创新价值所在,在3.0时代,人们期望的是平台的聚合,比如不是在百度贴吧认识李宇春的“玉米”,再去QQ群寻找自驾游群体,这样的体验虽然让不同的2.0网站都获得了用户流量,但是用户的体验价值和效率都是很低的,用户一旦发现有个性化的整合的平台,很快就会转向。因此,构建每一个人的个性化社交平台,聚合每一个人的社交网络和圈子,打造属于中国网民的最专业的社交网络平台,是MySpace超越2.0而走向web3.0的差异化的模式和空间。比如,在MySpace中文网站上,每个人可以提供自己的社交偏好,同时可以按照自己的资讯偏好、行为习惯来寻找伙伴,或者自己组建自己的网上朋友空间和平台,MySpace只有成为信息聚合、个性化、智能化和专业化的整合者,才能摆脱未来和2.0网站竞争的格局,预先抢占即将带来的web.3.0的市场定位和机会。

生于2007,抓住2008对于很多中国互联网用户中期待交外国朋友,了解外国信息的网民来说,虽然有基于全球化的电子商务平台,但是全球化的互动沟通和社交网络平台还很少,在过去,只有OICQ等即时通讯工具推动了这一进展,但是,聚合全球用户的社交网络资源平台却几乎是空白。如果说在web2.0时代,网民的空间仅仅是本土空间的话,在未来的web3.0时代,互联网将不仅仅是在技术平台上的全球化,而是基于用户的角度的虚拟化全球空间的建立,特别随着电子商务平台、网络安全技术、网络支付平台和网络认证技术的发展,web3.0时代的全球互联网将和当前的线下的社会空间一样,用户可以在互联网平台上就实现全球云游或者是全球社交。MySpace美国网站至今其注册用户已经接近2亿人,应该说,MySpace构建一个web3.0时代的庞大的全球化专业社交网站平台的优势非常突出。而MySpace进入中国的时间正好在2008奥运的前夕,这意味着,如果MySpace动作够快,MySpace将能够抓住一个在从现在到2008年期间外国人了解中国,以及外国人希望通过中国朋友了解北京奥运和中国的机会,MySpace可以利用中文版挖掘那些希望通过结交中国朋友了解2008北京奥运会消息和中国信息的网友需求,通过MySpace整合中文和英文的网站资源,并且,新闻集团的一些内容资源等等都可以整合到MySpace的平台上。

沉默营销还是主动出击?MySpace.cn在运作模式上强调在信任传递的基础上带动更多的“潜水艇”真正参与到互联网的在线社区,重塑社会关系网络,回到互联网先进文化的轨道上来,因此MySpace.cn将不会使用当前在国内web2.0领域采取的奖励、积分来刺激网民参与的方式来吸引用户加入,并认为其主要的用户群是“沉默的大多数”。也就是说MySpace.cn将会采用“沉默营销”的方式,不去主动推而让用户自己找上来。这在中国互联网的社区中,主动依靠网络推手、积分刺激、奖励来赚取用户流量属于“外聚型社区”,象百度贴吧、QQ空间、新浪博客等属于此类型,而依靠用户口口相传来形成自己的圈子的社区属于“内聚型社区”,典型的如天涯社区。但是中国互联网的2.0社区发展到今天,内聚型社区并没有实现很好的商业价值,处于市场前列的依然是那些勤吆喝,善于抖包袱的互联网公司。更何况,社区本身强调的就是互动、参与,如果用户在网上都是“沉默的大多数”,如何能够让用户一旦到达MySpace.cn的时候,就会立即愿意分享,愿意社交呢?换句话说,MySpace.cn依靠什么来聚集用户?营销的本质在于对消费者的刺激,没有刺激,就很难改变消费者的行为,因此MySpace.cn大可不必趋高和寡,刻意标榜自己只抓那些沉默的人群,作为web2.0公司,还是应该先抓用户,再通过一定的规则过滤用户,这或许才是一个新的互联网公司需要做的,毕竟美国光环并没有让用户趋之若鹜, MySpace.cn需要从头做起。

总的来说,Myspace进入中国,将可能带来新的互联网的商业模式,甚至可能带来新的竞争,但是Myspace如何在“友你,友我”的基础上,变成“聚你,聚我,聚世界”,掀起新的web3.0的互联网潮流,或许才会让这个在美国领导潮流的网站赢得中国市场的信赖。

(本博客博文均属博主原创作品,博主版权所有,如有传统媒体转载引用,请发邮件到clarkxiao@126.com获得许可,网络转载引用请注明出处,谢谢!)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