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奥运城市品牌营销产经 |
分类: 新营销观察 |
2008年奥运会的比赛将会在北京、上海、天津、青岛、沈阳、秦皇岛和香港举行。但是,当我们去询问一个关注奥运的普通中国公众,让他说出奥运会将会在哪些城市举行比赛的时候,得到的答案并不理想,除掉北京、青岛和香港,很少有人完全回答出来。当我们把这个问题抛给一个外国人的时候,或许答案也不会好。这至少说明一个问题,除掉北京、青岛和香港,其他城市还没有能将奥运可能带来的机会,以及跟奥运的关联的影响发挥出来,一方面意味着,这些城市还没有足够的借助奥运进行品牌营销的准备和规划,另外一方面,或许这些城市对于奥运能够带来的对于城市的影响还没有引起重视。
奥运会从申办、取得主办权到筹备,全世界的人都在看中国。中国近几年的经济获得了高速的增长,更加让全球的眼光聚在中国,而奥运更成为他们研究中国和关注中国的重要事件;中国的公众同样经历了类似的过程,从亚运会到奥运会,举国上下都投入极大的热情。从这个角度来说,城市借助奥运进行城市品牌的营销的基础是相当雄厚的。而在2007年到2008年奥运会开幕之前的这段时间,属于公众心理的空白期,因为奥运的筹备更多是政府的事情,公众除掉关注一些进展之外似乎没有其他的兴奋点。但是,全球和全中国人都在看这个期间中国发生的事情,甚至希望能够参与进来。
应该说,这是城市营销的绝佳机会,特别是对于拥有奥运会分赛场的比赛城市来说,只要抓住时机,不断的发出自己的声音,就能够借此机会而大大的提升城市的品牌知名度、美誉度,甚至可能创造更多的未来商机。
一个城市发出了多少有份量的积极的声音,有多少话题被媒体关注,被公众了解,决定了城市的品牌影响。因此,我们不难发现,当前在中国占据了主流媒体声音的那些城市,不仅在公众心目中的品牌印象较为深刻,以及在全球的影响力都是比较大的,典型的如北京、上海、广州这样的城市。但是也有很多依靠自身的资源、优势特色和差异化而塑造的城市品牌,例如拥有众多品牌景色优美的青岛、小商品交易市场闻名世界的浙江义乌、旅游资源丰富而有文化内涵的云南丽江等。这些城市都有两个共同的特点,第一个特点是他们的崛起常常是依托于某一个事件或者某一个优势领域;第二个特点是关于他们的话题总是很多,甚至就是一些琐碎的小事都可能成为媒体关注、公众瞩目的焦点。这不仅仅是城市特色魅力之所在,更是城市品牌营销之成果,比如近几年借助普洱茶而兴起并于2006年4月改名为普洱市的云南思茅市,就是借助普洱茶的事件营销而崛起的城市品牌典范。
这些案例生动的说明,一个重大的事件隐藏着城市品牌营销的重大机会,而抓住这个机会发出自己的声音,将能够赢得品牌的影响力和美誉度。因此,我们可以看到,北京、青岛都在不断的通过各种与奥运有关的活动来不断的吸引眼球和注意力,比如征集志愿者活动、提升市民“文明奥运”的各种举措等。但是其他几个城市上海、天津、沈阳和秦皇岛似乎跟奥运会就缺乏关联性,而他们的比赛举办权却是很多想提升城市品牌的城市羡慕的。从这个角度来说,这些城市完全可以把这个小小的比赛举办权进行充分的利用和发挥,通过策划一些系列的奥运主题活动来提升品牌,这些活动可以是与投资有关的活动,比如举办投资环境结合的奥运产业经济论坛,吸引投资者关注;可以是改善城市建设的,比如对城市的一些重要的文化和景观进行梳理,对外进行传播;还可以是公众参与的,比如举行与城市有关的一些活动和比赛等,来不断的制造话题,激起媒体广泛关注,从而将城市的品牌知名度提升。当一个城市的品牌定位比较模糊的时候,打出奥运的符号来强化自身的品牌魅力,能够起到意向不到的效果。
当一个城市制造了话题,发出了一定的声音,树立了一定的品牌知名度的时候,接下来,就可以借助大型的事件营销的过程将城市品牌符号与定位传播出去。奥运会将会带来全世界的眼球,因此是一个很好的城市品牌定位和城市符号传播的平台,所有关于这个城市的信息都可以因为奥运而得到关注、放大和传播。而全球很多奥运会的比赛举办城市都因为奥运而在品牌形象上进行了大幅的改变。北京就在两年前对城市进行了整体规划修编,这些规划不仅考虑了奥运会的举办,也对北京的功能定位和特色进行了深化和明晰,青岛也同样在城市规划上做了大量的调整,展现出了迎接奥运的全新的元素和面貌。这意味着,奥运会比赛的举办城市可以借助奥运之契机,对城市的产业、文化、优势等进行系统的整理,将自己的城市品牌的清晰定位借助奥运传播出去,让全世界因为奥运从而了解城市品牌。在2008年奥运会比赛的举办城市中,虽然这些城市还算有一定的影响力,但是城市的定位并不是特别的清晰。例如,秦皇岛到底是个什么城市?这个问题去问一个非秦皇岛市民或者外国人,会得到什么答案?相信除掉对奥运会足球比赛很关注的人之外,了解的人并不多,如果在向外界传达秦皇岛是2008年奥运会比赛的城市之一,同时将秦皇岛的“对外贸易口岸”“旅游城市”信息传递出去,不仅能够提升秦皇岛的知名度,还可能带来投资、旅游等经济发展的机会。再比如,天津虽然是一个直辖市,但是多年来并没有一个准确的城市定位,从而在品牌形象上一直模糊,加上地理位置离北京比较近,特色一直体现不出来。尽管滨海新区的兴起为天津塑造了良好的发展机遇,但是“滨海新区”由于“新区”的定位,其品牌影响力已经超过了天津成为了一个单独的区域品牌,但是“滨海新区”并不等于天津,天津也不仅仅是滨海新区。那天津的定位是什么?在人们关注在天津举行的马术和足球等比赛的时候,接下来的问题就是天津是个什么城市?狗不理、相声名家的故乡?这些是代表天津的符号吗?这些元素、符号和定位都值得思考,并需要有奥运城市营销的规划和设计。
此外,城市借助奥运进行营销还不仅仅是这些比赛举办城市有机会,这就好像企业品牌的奥运营销不仅仅是赞助企业的独舞舞台一样,很多非奥运营销企业只要有好的策略也同样可以赢得品牌提升的机会,城市同样如此。中国有600多个城市,这些城市一样可以借助奥运的东风来进行自身的营销,虽然没有直接参与举办比赛的优势,但是却可以以奥运参与者的身份去提升品牌,例如积极响应主办城市的一些活动,与主办城市进行交流互访等,为主办城市的场馆建设、奥运筹备提供支持等,这些也可以借助奥运的东风来扩大城市品牌的影响力。
2008年奥运会带来的不仅仅是国家崛起的机会和产业提升的机会,同时也是城市品牌塑造和提升的重大机会。作为奥运会的比赛城市,需要不断的放大自己的声音和形象,而作为非比赛城市,同样有很多机会可以寻觅。奥运因为城市而充满活力,而城市品牌同样将会因奥运而精彩。
(本博客所有博文均属博主原创作品,博主版权所有,如有转载或者引用,请务必注明文章来自:肖明超的blog:blog.sina.com.cn/xiaomingchao,并请发邮件到clarkxiao@126.com告知,谢谢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