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统计局旗下有一本《数据》杂志,今年决定转型利用统计数据为企业提供数据服务,希望能够创造新的数据服务模式,让数据为企业的决策创造更大的价值,因此邀请我撰文分析中国企业的信息需求,文章刊登于2007年第一期的《数据》杂志。而我对于《数据》杂志提出的新的转型服务方向,表示了高度的支持。原因在于:
第一,我国的行业统计数据信息资源非常丰富,但大量数据一直以来并没有得到高度开发,而是被长期闲置。由于缺乏相关的政策规定,统计数据只是作为政府内部使用,而企业对于统计数据却有着非常强烈的需求,因此,如果统计局能够将一部分数据利用来为企业服务,对于企业来说,将会是非常好的一个消息。
第二,中国的市场调查和第三方数据服务公司发展中遇到最大的问题就是掌握的二手数据和行业数据严重不足,这样的结果导致调查机构获得数据仅仅停留在一个维度,比如通常都是一手调查的数据,不仅成本增加,而且,很难从一个更加全面的角度去为企业看清所面临的市场环境等问题,也因此导致了很多企业在利用一手调查数据的时候非常谨慎。而一般的民间的调查公司和第三方数据服务公司要获得行业的一些统计数据是比较困难的,体现为两种情况,一种是统计数据的输出没有好的制度和体系,另外一种情况是很多行业协会的统计口径不统一,或者是数据库建设不完善,这让很多调查机构处于非常尴尬的境地。如果统计数据可以解决企业的一部分问题,那么将可以弥补一手调查的一些缺陷。
第三,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获得准确而权威的行业统计信息对企业的发展越来越重要。在竞争激烈的今天,企业面临的竞争环境有了非常大的变化,处于这样的一个环境中,企业单纯依靠过去凭借感觉来做决策已经很难应对,因此,掌握充分的数据,才能让企业做出精准的决策,而摸清行业的脉搏,了解行业的现状对于企业决策者来说是非常必要的,而统计局的一些统计数据将能够让企业掌握充分的信息。
第四,统计数据服务企业,本身也是一个提升企业统计素养的教育过程。中国的企业决策者和西方国家不一样,感性的成分常常大于理性的成分,而西方的企业都是依靠理性的数据进行决策的,存在差异的原因,一方面是因为中国很多企业决策者缺乏统计知识,不知道如何看待数据和应用数据,因此常常导致很多数据被束之高阁;另外一方面是由于决策者没有对数据的价值引起足够的重视,发现数据的价值,常常忽略了很多有用的数据。北京市统计局利用《数据》杂志作为平台为企业提供数据服务,本身也是一个统计教育的过程,当所有的企业都有了较深的统计素养,懂得如何看待数据,理解数据,挖掘数据和应用数据,数据的价值将能够得到更加深层次的开发。
应该说,几年以前我就觉得统计局的数据资源非常的有潜力和价值,当然,目前这个价值还没有引起足够的注意,仅仅有部分统计数据得到了市场的开发,但是,我觉得,北京市统计局此举本身也代表了一种对于市场的前瞻性,以及政府如何更好服务于企业的一个务实的措施。而且更有意思的是,北京市统计局还跟北京电视台联合制作了一个《数说北京》的电视节目,通过情景剧的方式向百姓传达一些统计数据,通过大众化的方式让老百姓将数据应用于生活。
统计数据的社会化服务,不论是对于企业,对于百姓来说,都是一个很有意义的事情,《数据》杂志仅仅是个开始,我们期待更多的区域的统计部门能够以此为借鉴,让更多的统计数据发挥其魅力和价值。
(本博客所有博文均属博主原创作品,博主版权所有,如有转载或者引用,请务必注明文章来自:肖明超的blog:blog.sina.com.cn/xiaomingchao,并请发邮件到clarkxiao@126.com告知,谢谢合作!)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