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企业高管需要重视公众形象管理

(2006-12-14 14:00:11)
    出席过数次各种企业家的颁奖典礼,也听过很多获奖嘉宾的获奖感言。应该说,社会赋予企业各种荣誉,是对企业经营的一种肯定。因此,很多企业派出的基本都是副总裁及以上级别的公司高层管理人员上台领奖,而领奖的这些人也代表着获奖企业TOP层的领导人形象,在广大的参会人员眼里,他们也可以说就是企业形象的代言人。 

然而,经过多次发现,这些获奖的企业领导人的发言却有着各自不同的表现和特点,很多企业的代表的现场表现和所颁奖的形象似乎对不上号,具体表现在:

1.大约有1/3左右的企业领袖上台都照稿子念。作为知名企业的高层管理者,其一举一动都引人瞩目,但是对于很多人来说,听一个人的发言是从稿子上读出来和很随意的从嘴里说出来的感觉是不一样的,照着稿子念的常常会被誉为“官样文章”,而自由抒发则让人们会更加觉得亲切和自然。当然,我们也可以理解很多企业管理者如果让他们自由发挥容易导致形象偏离的危险,因此事先拟定好稿子似乎更安全,但是作为国内顶尖企业的高层管理者,读稿子显得就太有失个性和风度了。

2.很多高层管理者感言的内容都较为空洞。通常来说,发表感言,是希望听到一些来自于高层管理者在其他场合所听不到的表达,比如企业的目标、计划、愿景和经验等。但是在很多领导人的感言辞中,除了跨国企业的高层和少数几个国内企业,听到的比较多的是客套的感谢词、标语式的口号,而缺乏真正有影响力和震撼力的内容,这不得不说是一种遗憾。

而特别是当国内企业与跨国公司高层在一起的时候,也会发现两类公司高层管理者现场表现的差异,比如像跨国企业的高层在语言运用、现场情绪等都比较到位,记得在一次最受尊敬企业颁奖中,三星的中国区副总裁是准备了稿子要念的,但是怕与会人员觉得不好,所以上台干脆坦诚的告诉大家“本来不紧张的,但是上台就紧张了,所以不好意思,还是只有拿出来念”,让大家较为自然的接受。而国内的企业管理者虽然情绪都比较高昂,但是语言的运用能力和现场沟通表现就显得较为逊色。

当然,跨国企业高管人员经历的商业训练是远远多于本土企业的高管人员的,他们的公关体系、领导人形象管理通常都有较为系统的方法,但是,作为本土知名企业的高管人员,未来要在WTO后的全球化的舞台上和世界水平的企业竞争,形象管理和商业训练也是一门重要的必修课,而且在国内,由于市场的发展速度较快,作为社会财富主要创造者的国内知名企业,企业领导者的形象就更加的引人瞩目,因此企业的高层领导者形象和企业形象就产生了比较大的关联性,他们对企业常常有很强的控制力与控制愿望,但是常常又是企业内部管理中最不受管理的因素,因此企业领导人的形象管理也就成为了控制企业形象风险的重要环节。

据相关研究发现,中国公众对一个品牌的认识,40%来自对企业主要领袖的认识,所以在中国市场上,企业的高管人员在公开场合的形象会影响到品牌的形象,因此,一个经常接触外界的高管人员,在媒体、领奖台、公众场合的表现都非常重要,需要进行有效的形象管理。

 结合以上所说的各种高层表现的情形,其实,国内企业在管理和塑造高层管理人员形象方面可以往以下方向努力:

  1.增加现场沟通和演讲训练。应该说很多人在众目睽睽底下都是会紧张的,但是作为高层管理者,需要适应这样的场合,中国企业的领导者都是非常有智慧的,但是和国际的企业领导者相比,表达智慧的智慧相对就弱一些,这更多是因为国内企业领导缺乏在表达上的基础训练,特别是面临一些挑战性比较高的场合的时候,往往不能做到游刃有余,掌控自如。对于企业来说,专门针对公众场合企业高层管理者的临场反应、现场掌控气氛的能力、语言表达能力、沟通技巧的训练是非常必要的,这样能够有效的降低形象风险,而将领导人的表现放在一个可以控制的范围内。

2.专门设置领导人形象管理部门。在中国的商业环境里面,只要企业成名之后,就会面临着很多的商务交往场合,而什么样的场合应该派出什么样的企业代表,什么样的场合企业出席的管理人员应该表现什么样的形象,都需要结合场合的要求和企业的品牌战略来展开,并进行细致而周到的设计和管理,因此对于大企业来说,设立专门的形象管理部门就能够将领导人形象管理常规化,而将一切企业在公众场合的行为变得更加具有可控性。

3.结合高层的班子结构设置高层形象代表。现在很多知名企业都设置有新闻代言人,统一处理对外的信息传播的口径,而随着企业的壮大以及企业日益成为社会的焦点的时候,企业也需要有形象代表,中国本土很多企业高层管理者在公众场合的表现的确是存在一定的问题的,而且有一些管理者要重塑形象也不是很容易,那么企业可以考虑在高层的班子里面设置有擅长外出交际、演讲和面对公众沟通的高管人员,比如可以有专门的副总裁作为企业的高层代表出席各种活动,甚至可以考虑设立CCO(首席传播官)来处理这些事务,这样就可以适应各种场合,而不至于因为某个场合的表现损害到人们对于企业的整体印象。

4.对高层领导人形象进行评估,并针对评估找出改进的措施。一个企业的高管人员的形象如果不能得到有效的评估,就很难进行管理,因此高管人员形象、企业形象、人们理想中的企业形象三者之间的差异是需要深入研究的,厘清这三个形象之间的差异,就能够很方便的找到企业在面对社会公开场合需要采取的形象管理策略,也能够更好的为企业高管人员量身定做适合他们的形象表现和沟通策略。

企业领导人的活动不仅仅看作是为企业形象的贡献因素,如果操作不当,也很容易变成风险因素,因此企业不仅要发挥其引导作用也要限制其负面作用,企业需要在此基础上形成系统的对于企业负责人的行为和形象的管理体系,同时企业形象传播的针对性与有效性应该透过有效的形象传播计划加以规范和发展,只有这样,企业领导者的每一次公开场合表现才可以为企业形象“加分”,而不是“减分”,才能够让最受这些受社会推崇的企业锦上添花。

              企业高管需要重视公众形象管理

文章引用自:http://blog.sina.com.cn/m/xiaomingchao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