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握生活现实调整数学教学拓展课程资源——《后疫情时代数学课程改革》专家报告会学习体会(转)
(2023-03-16 10:05:35)
把握生活现实 调整数学教学
拓展课程资源——《后疫情时代数学课程改革》专家报告会学习体会兴化市楚水小学 於以华今天有幸作为泰州教育生活云的成员聆听了江苏师范大学吴晓红教授的《后疫情时代数学课程改革》专题讲座。吴教授从课程资源、课程建设、学习情境和学习方式等方面进行了深入分析和思考,为我们一线教师在后疫情时代从事数学教学指明了方向,很有收获。作为一线教师,今天的疫情为我们带来了教学的困扰,也给我们带来了新的课题——疫情下的小学数学教学该如何教?疫情下的小学数学课程建设有什么新途径?下面谈几点个人的粗浅想法:一、把握生活现实数学来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一切生活都可以用数学的眼光来分析。疫情给生活带来了许多的变化,也给我们的小学数学教学提供了新鲜的资源。吴教授在讲座中提到的“10万”就是一个极好的例子,我们可以利用它作为学生认识“大数”的资源,引导学生感知“10万”的大小,培养孩子的数感。二、适度调整教法:今年的疫情除了给我们带来生活的变化,学生的学习方式和学生的学习心态也发生了不小的变化。针对这样的新问题,作为一线的数学老师,迫切需要适度调整我们自己的教育教学方式。如加强带着问题的独立思考、不同方式的小组交流、课堂上学生的独立演讲等等,为学生的核心素养提供一切可能。三、拓展课程资源
作为课程资源,“疫情就是一本生动的教科书。每一个学生都是这次疫情的亲历者、体验者,而不是旁观者。”吴教授的话确实给我带来了思考。这也给我主持的“基于核心素养的小学数学‘综合与实践’校本化实践研究”课题带来的新的思考方向,如何结合国内国际疫情以及我国防疫工作取得的成绩组织开展综合实践活动我们可以多思考、多实践。
前一篇:读书就应该像呼吸一样
后一篇:削繁适简,有舍才有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