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象设计:总觉得年刚过不久,眨眼四月也要结束了。四月,是春之伊始,虽然它夹杂着冬天拖泥带水的尾巴和夏天不请自来的雨幕,总会在这个时候怀念一个女子,一个中国近代史上的大才女——林徽因。曾经有一部电视剧名为《人间四月天》,那年青涩的周迅挑起林徽因这个角色,我们今日不去评判演技的好坏,她的眉目间多多少少重现了林的那股灵气,多年后依旧清晰如昨。
林徽因虽然有着看似显赫的家庭,然而她的内心充满着对父母感情冷淡的恐惧。周迅饰演的林徽因刚走出镜头时,就是这样的造型,一身民国时期大家闺秀的旗袍装,扎着一丝不苟的麻花辫,一脸的洁净毫无杂念,对艺术充满了向往,对人生充满了幻想。那时候,打破她宁静生活的徐志摩还未出现。
求学路上,她选择了短发,其实与她小巧的脸庞搭配起来,更加让人赏心悦目,简单的小发夹就是她唯一的饰品。在国内的学生生涯,她多数都是穿着旗袍装,无论是在中国老式的闺房中写阅,还是在洋人的钢琴上演奏,都有着一股与世无争的安详,她总是如此,暗香独秀,没有张爱玲的凌厉,没有陆小曼的决绝,更没有三毛的放逐。
伦敦的求学是非常重要的一幕,在那里留下了她与徐志摩美好的“恋爱”时光,那也可能是她一生中最甜蜜的日子,因为她在决心与徐保持理性距离的时候,曾哭着说过“我再也不会爱了”。那件白色的小洋装出镜率极高,几乎都是靠着它来进行服装搭配,或是外套大衣,或是背心裙,彼得潘圆领衬得周迅的小脑袋更加灵巧,黑色跳跃的蝴蝶结也很吻合她的少女身份。
即使是徐志摩的妻子张幼仪,当她穿着中国的服装来到大洋彼岸伴读时,徐的第一件事就是带她换掉那身“不应景”的服装,穿洋服,并告诉张幼仪,戴帽子是一种西方礼仪。从小就受西方文化影响的林徽因又怎会不懂,她深谙西方的穿着之道,在国外留学的日子,与时尚服装搭配的帽子几乎是不离身的,而且戴得十分自然,不似张幼仪时常不适地想要掀开来。就是这个如莲花一般的女子,让徐志摩怀想了一生,让梁思成宠爱了一生,让金岳霖默默地记挂了一生,更让世间形色男子仰慕了一生。
一双带着粗跟的黑鞋陪伴着“林徽因”走过北平的晨烟,穿过康桥的夜雾,她着一件青衫,在古雅的庙殿虔诚晚祷时,便绘入梁思成的图纸,她袭一身白衣,在清凉的水边遥望远方时,便落进徐志摩的诗页。一出《人间四月天》,让周迅的知名度迅速窜升,她将林徽音那种神色淡漠、心中却拥有无限深情的感觉揣摩得淋漓尽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