乱世的风范和优雅的沉闷——《叶问》《梅兰芳》
标签:
影评叶问梅兰芳《霸王别姬》樊少皇中国刘小被杂谈 |
分类: 声色无边 |
有些人说,要拍人物传记电影,不仅这个人要死了,最好连后代都死绝了,片子才好拍。当然,《叶问》打破了这一窠臼。
淡彩的色调使电影有几分记录片的味道,甄子丹的打斗戏依然很精彩,不过,这些都在意料之中,意料之外的,是这片子“收”的非常好。
相对于“放”,“收”似乎更难一些。就像当众受辱后硬生生咽下一口气一样,做到的,可都是涵养非同一般的。
在棉花厂打斗的那段,樊少皇过来找麻烦,打人、抢劫。我一直等着叶问在此时说一句话:“放着外面那么多日本人你不去打,你来打中国人?!有种把日本人打出中国去啊?”而这时,四周突然安静了下来,樊少皇那边的土匪们个个面面相觑。画面一转,镜头从外侧直接拍向工厂的大门,激昂恢弘的音乐响起,叶问、樊少皇、任达华打头,手持武器,以雄赳赳气昂昂地慢动作走出工厂大门,后面是小土匪们和无数的工人,当然,这时最好加上两三个人物的面部表情特写,如任达华儿子的、纺织大婶的等等,他们都是那么的正气凛然……再往后,就是和日本兵厮杀的惨烈情形,工人们的奋不顾身、日本兵的狰狞表情相互呼应,激昂的音乐在继续,这一切仍然是慢动作进行……
sorry,事实证明,如果我是导演,终究是中国大陆的三流导演。而叶伟信,确实非同寻常。
叶问没有说这句话,樊少皇之流的土匪们被打跑了也并没有痛改前非、爱国主义民族主义精神涌现,而是跑去告了密——这更像那个年代吧。大部分的人不想饿肚子时,他什么干不出来?
片中还有一个情景耐人寻味:
叶问打了翻译,骂道:“你这个走狗!”翻译也生气地冲着叶问的背影喊:“你打啊!你这么能打,你去打死日本人!打死一百个,一千个!”叶问愤愤地走了。画面继续跟着叶问,他走在街上,后面开来了坐满日本兵的卡车,卡车拼命地对走在路中央的叶问按喇叭。他回过头,茫然地看着,然后让到一边,表情复杂……
叶伟信“收”的很好,他没有将一个国家危难时候身为国人的最起码的善良盲目上升到民族主义的高度,更没有和所谓的爱国主义精神扯上关系。他只是在讲一个故事,那个人人自危的年代中一个善良的且有点能力的、有风范的人的故事。
这个故事,很好听。
看的时候都哭了,也不知道为什么而哭。几乎所有让我哭的片子,我都不寻找其中让我哭的原因,但是,我感谢它们。
导演: 陈凯歌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