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时代,我们需要英雄
(2009-09-01 14:56:57)
标签:
杂谈 |
这个时代,我们需要英雄
这是一个没有英雄的时代。
于是,我们比以往任何一个时代更需要英雄。
当法律的空白成了犯罪的温床,当权钱的力量足以摧毁一个普通的生命,我们是不是更需要这样一群人,他们除暴安良,他们惩奸扬善,他们将逃脱了法制制裁的恶人,送上良知与正义的绞架……
于是,有了这样一部小说:《清明上河图》。
类似这种制裁恶人的影视文艺作品有很多,《清明上河图》算不上其中的翘楚,但绝对是一朵奇葩。小说里的“英雄”们不是单打独斗,而是有组织、有计划地将社会的蠹虫一个个消灭,他们信守着“除天下之害,兴天下之利”的古老信条,他们为了世间的公义、正义而能“死不旋踵”……他们来自遥远的古代,来自“百家争鸣、百花齐放”的春秋战国,他们的名字叫“墨家子弟”。千百年来,他们一直遵从着古训,默默地生活在社会各个阶层,悄悄改变着历史的进程……
秦始皇暴卒沙丘,汉武帝巫蛊大案,杨贵妃自尽马嵬驿,斧声烛影赵匡胤暴死,靖难之变建文帝被烧死……一件件历史悬案,无不彰显着墨家子弟们“除天下之害,兴天下之利”的情操与梦想。
弗洛伊德说,一切文艺作品都是作家的白日梦。
《清明上河图》则是作者赤裸裸的白日梦。作者小匹夫是一个记者,于是便有了敏锐的洞察力,于是便有了痛苦的内心体验,看尽了人间的愤慨事,听够了尘世的不平事,小匹夫却没有麻木,没有沉默,他以笔为枪,控诉那些道貌岸然的衣冠禽兽,斩绝那些吸食民脂民膏的蠹虫渣滓……畅快淋漓的写作必然带来畅快淋漓的阅读体验,看这本小说时,我时不时热血沸腾,禁不住大叫一声:好!
可是慢着,这一切又与《清明上河图》有什么关系?这幅八百年前张择端创作的民俗画巨著何以成了小说的标题?这个问题,同时牵扯出若干个悬而未决的疑点,满清王朝覆灭时,为什么溥仪独独将《清明上河图》盗出宫外?《清明上河图》回归故宫之后为什么绝少公开展出?蔡伦、司马相如、颜真卿、怀素、孙思邈、毕昇、张择端、沈万三、夏原吉、李时珍、曹雪芹……他们为什么同时出现在《清明上河图》上?
也许只有看完小说,才能知道关于《清明上河图》的一切,才能知道《清明上河图》与行侠仗义的墨家子弟又有什么千丝万缕的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