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物归原主
(2009-09-01 14:50:17)
标签:
杂谈 |
8,物归原主
李三清的尸体一直没有找到,也许炸得粉身碎骨了,也许沉到凤凰河底喂鱼喂虾了。
白正天安葬了父亲之后,和沈:蓉一起带着《清明上河图》赶往北京。
《清明上河图》离开故宫十五年,该回|家了。
两人存了个私心,没有直接去故宫,而是来到了沈蓉家,给沈浩看看。沈浩就是因为这幅图失窃而变成现在这样的,不过他并没有因为这幅图的失而复得而变得神智清醒起来。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沈蓉指着《清明上河图》给父亲讲每个人的故事,沈浩时不时地点点头或者摇摇头,也不知道他到底听懂没有。
故宫博物院院长林墨轩热情地接待了两人,十五年前,他是沈浩的秘书。《清明上河图》失窃那晚,就是他首先发现的。后来,沈浩引咎辞职神智不清,十几年来,林墨轩一直不忘旧情,时不时地探望老馆长,沈蓉跟他非常熟络。一见面, 林墨轩就敞开双臂迎上前来:“小蓉,你立了大功啊!”
沈蓉扑到林墨轩怀里,甜甜地叫了声“叔叔”,接着说道:“"哪里,都是正……白警官的功劳!”
“一个金童,一个玉女,联手破获大案,这事全国皆知了,哈哈哈!”林墨轩大笑着,向白正天伸手来:“白警官,说话唐突了,见谅啊!”
白正天捧着《清明上河图》递给林墨轩,“这是在墨家总坛发现的,上面被李三清胡乱加了几个人物,恐怕还需要故宫的专家们想办法去掉。”
林墨轩接过图,爱不释手地抚摸着:“十五年了,终于回来了!”
他小心翼翼地展开《清明上河图》,仔仔细细地看了又看,李三清新加的几个人物自然瞒不过他的眼睛,他由衷地赞叹道:“想不剑李三清的丹青工夫如此之妙啊!我看这几个人物不妨留着,这也是《清明上河图》的历史嘛!有了这么一段曲折的经历,这幅图的价值更要翻上几番了。”
宾主双方又寒暄一番,白正天和沈蓉便告辞了。离开故宫博物院馆院长办公室, 沈蓉突然笑呵呵地问:“你知道那天在郎风轩地下室的时候,我最担心什么吗?”
“担心出不去喽。”
“不是。”
“那担心什么?”
“你猜! ”
“我猜不山来。”
“我最担心的是,你突然放个屁,把蜡烛打灭了,那样的话,绳子就烧不断了。哈哈哈! ”
“啊?你这坏蛋!”
说罢,两人打打闹闹地往外走。
他们没有想到的是,二楼办公室的窗户旁,林墨轩正笑吟吟地看着他们离去的背影,喃喃地说道:“真是后生可畏啊! ”
一个声音接口道:“但是《清明上河图》毕竟回来了。”
“还是放在故宫安全啊! ”
“是啊,十五年前盗图一举,实属孟浪。”
白正天和沈蓉走出了故宫,林墨轩离开了窗边,转过身来说道:“矩子,这《清明上河图》还需要您丹青妙笔继续画完啊!”
林墨轩口称的矩子,正是在郎风轩被炸得粉身畔骨的李三清。 当年倪一卿改造凤凰河时,顺便建了郎风轩,为以防万一,地下室靠近凤凰河一端设了一个机关,遇有紧急状况,墨家弟子可以逃生。只要启动这个机关,就会引爆郎风轩墙壁内的所有炸药。
笔墨己经准备好了,李三清拿起一支羊毫毛笔,蘸了一点墨汁,在彩虹桥旁醉杏楼下加了一个人物。
林墨轩问道:“这个就是白清运?”
“哈哈哈,我跟白正天承诺过,要把他父亲画在这里。”
“颜志宏是不是也要画上?”
“要,当然要!”
李三清勾勒一番,在白清运旁边又加了一个人物,那人伸山手来,准备掴向白清运。
看着李三清画完,林墨轩又取出一幅画卷来,在桌子上展开,说道:“矩子,您来看一下,这是东北分舵送来的。”
这幅图的格调与《清明上河图》非常相像,但绝不是《清明上河图》。李三清疑惑地问道:“这是什么? ”
“学界不是一直有争论吗?说《清明上河图》并没有画完,”林墨轩说罢,将卷首与《清明上河图》卷尾接在一起。《清明上河图》卷尾本来是一些树枝、树干、树根,严严实实地把整幅画封了起来。但是多年来,一直有学者认为,这幅《清明上河图》是不完整的,而应该继续往前延伸,画到金明池为止。现在这幅图,就取了这层意思,原米画了一半的树,现在又接上了半边树干,增加了疏郎的叶子,本来只画了一半的房屋现在也连成了一整幢,之后顺势延伸……
李三清看着这幅画作,赞不绝口:“好创意,好创意!之前小蓉就说我在原图上作画,破坏了‘留白’的艺术。这样好,既不破坏原图的意境,又能记录我们墨家的历史。这是谁画的?”
“东北分舵一个弟子,跟颜志宏一样,也是警察。这幅画上有几个人物,有的是已经处决了的,有的还在苟延残喘。”
“传矩子令:事不宜迟,斩立诀。”
“是。”
“这个弟子,要载入墨家史册。”
“是。”
把事情交付完毕,李三清动情地抚摸着《清明上河图》说道:“墨轩,我走之后,你就是新任矩子了。你要记住,只要人间的罪恶不停止,《清明上河图》就要一直画下去。”
“是。”
此时,天色己经渐渐暗了下来,一抹夕阳照射进来,照在《清明上河图》上,给整幅图增添了一份温暖的色调。
李二清背着手,踱到窗前,看着三三两两的游客,微微叹道:“墨轩啊,其实我们每一个墨家子弟的理想,都应该是解散墨家。”
林墨轩沉重地说道:“也许会有那么一天吧! ”
远处传来一阵悠扬的敲钟的声音,那是钟楼在报时了。
一群鸽子扑打着翅膀,从故宫上空飞过,交织出一幅美丽的图画。
京城,沉浸在一片祥和安宁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