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比股市更悬疑的小说

标签:
股市悬疑纸裁缝女散户重庆出版社散户文化 |
分类: 暗香书影 |
没有比股市更悬疑的小说
——一个老股民对《女散户》的读后感
文/孙浩元
如果你是中国8000万股民之一,那么,你可能会忘记你的结婚纪念日是哪天,你可能会忘记你爱人的生日是哪天,甚至连自己的生日,你都会忘记,但是 2007年5月30日,你却永远无法释怀——半夜的一场鸡叫,可能改变了你的命运——你也许计划过一次远游,也许想买一辆好车,甚至你设想过买一套别墅……不管怎么想,在2007年5月30日之前,你都是满怀信心的,觉得美好的生活就在眼前。可是一夜之间,你掉进了无底的深渊。
这次半夜鸡叫,可能是你炒股以来的一次分水岭。在此之前,你可能对整个市场信心百倍;在此以后,你会跟很多人一样,觉得上当受骗了。虽然鸡什么时候都可以叫,但是偏偏在半夜叫,而且还是衙门的鸡,这就让人寝食难安了。
还有信心吗?
从此之后,半夜鸡叫不再是周扒皮的专利;
从此之后,证监会跟周扒皮化上了等号;
从此之后,千千万万的散户尸横遍野;
从此之后,你和我变成了股东,人生四大背已占其一。
《女散户》的故事,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展开的。文中描绘了形形色色的股民,尤其是浓墨重彩地刻画了一个个小人物,在面对疯涨的大盘时,是如何一个个禁不住诱惑奋勇下海,又如何在一夜之间沦为赤贫的。语言很平实,又很生动,一个个生活场景的描写,仿佛就在我们每个人身边。作者刻画的一个个人物,即便不是你不是我,也肯定是我们身边的人。
转头看看吧,或者对着镜子瞅瞅,2007年5月30日以后,你不觉得我们每个人都像书中的小人物们那样可怜吗?
可是等等,假如《女散户》只是一部介绍小股民的惨痛经历的书,那还不如去网上看看帖子,看看每个人声泪俱下的哭诉。而《女散户》作为一部悬疑小说,一开篇,悬疑的气息便扑面而来,小说主要有两条线索展开。
其一,水性杨花的炒股高手司路雨失踪了。失踪一个女人本没什么大不了的,可是失踪这女人的亲戚是省政协的,这问题就大了;按理说,这事也没什么难办的,既然怀疑是其老公杀妻,把老公抓起来拷问一番也就行了,可是她的老公偏偏又是个警察,于是关系顿时微妙起来。而更关键的是,司路雨到底死没死?可能直到看完这本小说,你才能得出结论。而在故事的行进过程中,关于司路雨的去向一直是个谜,困扰着每个人物,甚至还化作了鬼魂滋扰生前的同事。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假如她没死,她是去哪儿了?她的失踪是遭到了绑架,还是精心构造的一个阴谋?
其二,每个炒股的人都希望得到股神的垂青与眷顾。书中的主人公郭越命好,遇到了,而且是在司路雨失踪的同时在网上遇到的。可是这个股神没名没姓,QQ昵称是“那谁”,光是这个名字就增加了很多想象的空间,甚至会不由自主地将其跟司路雨联系起来。“那谁”到底是谁?这个变态的人物,到底有着怎样不幸的童年?他和郭越在大河边的那次野合到底意味着什么?
疑点纷至沓来,一幕大戏也由此展开。也许到最后,所有的悲欢离合、恩怨情仇,都需要在股市里一一了解吧?
用悬疑小说的结构来写小说,纸裁缝是第一人。这个思路很好,实在契合中国股市之真貌。中国的股市难道不就像一部悬疑小说吗?你永远不知道,下一步市场会走向何方,也永远不知道,证监会的下一次鸡叫会在什么时候。
监管机制如果不健全,发布信息的渠道如果不畅通甚至不透明,中国股市将永远悬疑下去吧?

新股民郭越在网上认识了一位名叫“那谁”的高人,并在他的指点下获利丰厚,就在郭越为自己的投资收益而庆幸的时候,不幸却悄悄地降临了……
谨以此书献给2007年的散户们——
如果你没炒过股,没当过散户,没有经历过2007年的“5.30”,请不要买这本书。因为你不了解我的痛苦。
这不是本描写股市牛人的“传奇”书,也不是一本装大尾巴狼号称揭秘庄家的“神话”书。这本书的主角不过是像你我一样卷入中国炒股狂潮,并被一连串暴涨暴跌击打得头晕目眩的升斗小民。
本书中每一只股票及“沽权”,其走势、分析全部来于实盘。当你看到“杭萧钢材”时能会心一笑,我就达到目的。
2007年4月,随着大盘的节节攀升,人们的炒股热情空前膨胀……
新股民郭越在网上认识了一位名叫“那谁”的高人,并在他的指点下获利丰厚,就在郭越为自己的投资收益而庆幸的时候,不幸却悄悄地降临了……
谨以此书献给2007年的散户们——
如果你没炒过股,没当过散户,没有经历过2007年的“5.30”,请不要买这本书。因为你不了解我的痛苦。
这不是本描写股市牛人的“传奇”书,也不是一本装大尾巴狼号称揭秘庄家的“神话”书。这本书的主角不过是像你我一样卷入中国炒股狂潮,并被一连串暴涨暴跌击打得头晕目眩的升斗小民。
本书中每一只股票及“沽权”,其走势、分析全部来于实盘。当你看到“杭萧钢材”时能会心一笑,我就达到目的。
2007年4月,随着大盘的节节攀升,人们的炒股热情空前膨胀……
文字游戏,命运掌握在你的每一次选择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