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于荣于小慧杨丽娟刘德华变态心理学抑郁偏执 |
分类: 议论纷纷 |
现如今,人们最经常挂在嘴边的一句口头禅是:“郁闷。”
不管遇到什么事,人们总是习惯说:“郁闷。”
郁闷是什么?郁闷是抑郁的前兆。
自从崔永远自称患上抑郁症之后,这个心理学上的名词才进入到普通群众的视野中——原来,抑郁是这么可怕!
根据心理学上的定义,抑郁是一种情感状态,特征是消极情绪的夸大,病人变得怠惰、沮丧,并认为万事都毫无价值,而且不断出现自杀或者死亡的念头,事实上,很多人的确做到了。所以,当初小崔说他抑郁,我很担心他的安全。历史上,美国的林肯总统就受到严重抑郁不断发作的折磨。
表演型人格障碍:
最近好多新闻被我们津津乐道,而我觉得这些新闻人物,很可能都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心理障碍。
比如说杨丽娟。
有一种心理疾病叫“表演型人格障碍”,其表现是自我的戏剧化——夸张地表现情绪,以吸引注意和同情为目标。多数报告显示,被诊断为表演型人格障碍的人当中,至少三分之二是女性。
看看杨丽娟的行为举止,看她在香港的大街上哭哭啼啼痛骂刘德华,是不是有这种病症的倾向?
更符合杨丽娟的是一种“妄想性障碍”,这种病人总是妄想或者没有根据地坚定持有某种信念。比如,杨丽娟十几岁的时候做了一个梦,梦见跟刘德华在散步,于是坚信这是神的旨意。这种妄想,一直持续了十几年,终于浮出了水面。
躁狂发作:
躁狂发作和抑郁症一样,都属于心境障碍,其中一个显著的特点是不计后果的行为,躁狂患者的自我陶醉感和不切实际的自我印象往往使他们采取一些冲动的行动,比如疯狂购物、鲁莽地驾车、在性行为方面不谨慎等等,甚至会用掉家里所有的积蓄买一辆保时捷。患上这种疾病的人,自杀的可能性是常人的5倍。
这一点,杨丽娟一家基本上都有这种倾向,尤其是她可怜的父亲,卖房,甚至还想卖肾,目的却只是让女儿去香港见刘德华。
有人说,这是溺爱女儿所致,我看不像,再怎么溺爱女儿,也不可能出现这种极端的情况。
记忆重建:
谎言重复千遍,也会变成真理。
那么记忆呢?
心理学的研究证明,人的记忆也是可以虚构的。美国的心理学家做了一次试验,告诉一个14岁的男孩,在他5岁的时候,曾经被妈妈丢在商店里。——这事其实根本没有发生,但是几天后,试验人员问这个小男孩时,小男孩竟然“回忆”出了被丢失在商店里的所有细节。
所以,记忆是可以重建的。我的小说《皮下注射》也对这一现象做了讨论。
(参阅文章:曾子到底有没有杀人?)
看看这几天的新闻,最符合记忆重建现象的,应该是于荣了。这个自称是余小慧私生女的于荣接受记者采访时说:“小时候每隔一两年,她(于小慧)就会来安徽看我。这一情况一直持续到我15岁转学。”——记忆很清楚,但是记忆并不一定都可靠。
http://images.star.mop.com/8gua/exposure/2007-06-07/16-3-55506-3-103-44-20070607092827.jpg
偏执型人格障碍
如果某人有心理疾病,那绝不仅仅是一种障碍,可能伴随多种症状。
来看看偏执型人格障碍,这种患者对所有的情境和所有的人都感到怀疑,而且通常没有充分的理由。当面对证明他们所猜疑的内容不存在的证据时,他们通畅会开始怀疑那个给他们带来证据的人:“他也在反对我。”
于荣要求做DNA鉴定,但是当鉴定否认了她的信念时,她便开始科学的公证性,怀疑每个人都在做手脚。
参考文献:《变态心理学第9版》,作者:【美】劳伦·B·阿洛伊
翻译:汤震宇邱鹤飞杨茜
1
2
3
4
5
6
7
8
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