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浅议中国科学院17年科技创新计划

(2014-02-18 10:51:51)
标签:

杂谈

分类: 科学人生

蒋高明


   我在中科院待了快30年了(1985年算起),亲身经历了科学院一次次的所谓创新改革,最困难的时候,有人说要解散中科院,合并到大学里去。有段时间,单位组织我们想办法创收发工资,有几年的确发工资都是困难的,要到银行贷款。后来,中国科学院实施创新工程计划,提高了研究人员工资,我是1997年最早拿双倍工资的那一批科研人员,也是最早中国科学院创新计划的的受益人。


   有了国家科研经费的支持,中国科学院的日子好过多了,但依然有不尽人意的地方,就是眼见得论文越来越多,但能够拿出来说事的成果却不多,一些大奖是上世纪的存货。总体感觉起来,越改革离科研越远,就是一线研究人员的压力越来越大了,许多组长要算计如何给手下人发工资。直到目前科研人员完全是为了保生存和那点可怜的面子而谋生了。最近,国家对纵向经费开刀,或许他们感觉到科研人员拿了很多钱,除了交那些中看不中用的论文外,似乎对社会进步影响不大,还不如体育运动员为国争的光来得多,所幸来了个冷处理,但这对没有心理准备的科研人员是个不小的打击。


   我总结目前科研的核心问题是,中国科研人员,尤其被一线科研队伍淘汰的进入管理层的原科研人员,没有信念没有自信有关。言必称欧美,不是攀比就是自损,前几年要与国际接轨,现在什么都是诺贝尔,以至于眼高手低,发个文章自我欣赏。


   如何改变这个局面呢?除了搞一线理论研究的科研人员外,我倒是建议更多的学者走到社会上去,到生产一线去,到大自然去,那里有我们的用武之地。我们目前面临的问题是很多的,我们熟悉的就有环境问题,食品问题,健康问题,可持续发展问题,这些都需要我们所学的知识。科学知识是系统的,现在专业分工越来越细,反而必要的合作没有了。如搞农业的,不要说搞植物保护与耕作的不合作,甚至同一栽培领域的,搞玉米的就不管搞小麦的那一茬。


   以我熟悉的生物学为例,我很欣赏当年我们的大学专业分工,生物系里有动物植物微生物专业,这就是一个生态系统啊。现在剥离了,都生命学院了,然而却没有人认得植物、动物和微生物了。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475-768137.html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