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精神历程 |
向权力诉说真理(6)
蒋高明
四、绿色奥运的不“和谐”声音
2003年3月,中国科学院植物所综合办公共室向中国科学院办公厅信息处报送政务信息,《以生物多样性理念提升2008年绿色奥运》。该信息被院办公厅刊物《领导参阅材料》2003年第14期采用,发表时加了编者按,并原文登载了我的建议原文。文章发表后,得到路甬祥院长的批示:“建议送北京市刘琪书记、学农市长参阅”。院办公厅于2月27日按照路院长的指示将我的文章函发给北京市委和市政府办公厅,并请他们转呈刘琪书记和孟学农市长。
该建议经各级领导(路甬祥副委员长、刘琪书记、孟学农市长)批转,由朝阳区政府和北京奥组委环境部研究答复。2003年4月16日,北京奥运会组委会环境活动部工程处宋强处长邀请我当面咨询。北京市规划委员会朝阳分局副局长、奥运森林公园建设委员会副主任汤彤、朝阳区国土资源和房屋管理局副局长师宏亚以及奥运森林公园有关技术人员共8人参加了咨询会。
这个建议取得了好的效果,他们接受了我提出的将“奥运公园”建成以自然生态为主调的建议,利用大量的本地种类,模拟自然生态系统设计“奥运公园”内部的森林群落、湿地、招引野生动物、各类游憩设施与自然风格协调一致。尝到了这个甜头,我决定对北京的外来物种问题再次“发难”。
2004年3月,围绕绿色奥运,本人再次提出了新的呼声:将北京六大造林物种的火炬树从造林物种上拿下,列入入侵物种的“黑名单”。这个话题在2004年北京市“两会”上,由胡昭广等11位代表提出。建议的原文是我们起草的,我的理由是,北京城市绿化中采用大量的外来种类,如火炬树等,是令人担忧的。北京城市建设必须以生态城市为目标,植物的配置应以本地种为主,北京是六朝古都,文化内涵十分丰富,应当有北京当地特点的生物多样性搭配才能符合古香古色的北京。
我是火炬树问题的始作俑者。相关文章在《人民日报》、《北京日报》、《科技日报》、《大众科技报》、《Beijing Today》作过报道。然而,不幸的是,我很快遭到了“围攻”,“攻击”我的人,不是来自园林部门,而是来自本所的一些专家,除了引种火炬树到北京的植物所专家外,还有一些生态学家,还包括我的老师,真可谓“同室操戈”了。再加上原来就反对我的提法的中国林业科学院的王豁然先生等人,反对的声音便成了主流。火炬树是否为入侵物种?北京的“绿色奥运”还要不要种植?这把我点燃的“火”烧得自己头上了,真有些招架不住。为了我的建议,他们专门开了研讨会,请媒体参加,也请我参加(当时我出差在外,博士生王光美代为做学术报告)。会上,除了北京师范大学的刘全儒副教授公开表示支持我们的观点外,反对的声音远高过对我们的支持,不乏一些激烈之言辞。一听声音一边倒,连平时支持“火炬树是潜在入侵物种”观点的年轻同行也“倒戈”了。他们还在专业刊物上将讨论的结果发表,请《科技日报》记者写评论,大有蒋高明这次可“放错了炮”之快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