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深圳汽车大世界网:成都公交车燃烧案告破公众疑虑如何

(2009-07-03 20:19:51)
标签:

杂谈

分类: 政经评论

成都公交车燃烧案告破公众疑虑如何破解

 

2007年7月3日 李万友 深圳汽车大世界网 (50)

 

    成都公交燃烧惨案,经过警方近一月的努力,现已告破。据四川省公安机关通报,成都“6·5”公交车燃烧案已告破。警方查明,此案是一起特大故意放火刑事案件,犯罪嫌疑人张云良已当场死亡。(7月2日新华网)

 

  从通报得知,现年62岁的张云良案发前无正当职业,主要经济来源靠女儿资助,由于其又嫖又赌,女儿减少了给他的生活费,其便以自杀相威胁要钱,并流露出悲观厌世的情绪。案发前头一天,其与女儿通话中表示“明天我就没有了”“跟别人死的方式不一样”等内容。案发后其家人还收到了案发前寄出的遗书。警方也查明,事发当日其携带汽油上车,在车内倾倒汽油点燃引起车辆燃烧,其尸体旁还留有一枚打火机防风罩。

 

  至此,一直纠缠不清的事故“真相”终于水落石出,为该案侦破工作画上了一个圆满的句号。应该说,这样的侦破工作比较客观、科学,可信度还是满高的,用不着花费心思怀疑和质疑。但据观察,某些网友并不买帐,质疑声仍然不断。

 

  有的怀疑62岁的张云良不可能还可以嫖娼;有的认为打火机防风罩不一定是其的;有的怀疑引发这样大伙需要大量汽油,其可能拿不动;有的直截了当认为,“真是这样吗?现在已死无对证了,怎样说都可以了”,“这个结果真没创意,怪不得很多人老早就猜出来了”,“又一个替死鬼”等等(见腾讯网友评论)。凡此种种,看似无厘头“挑刺”,但也不无道理。

 

  我觉得,网友们这样纠缠不清,怀疑、讽刺甚至是打击,并非是“一根经”做法,说不定想和说的还不一致。而最根本也是最关键的根源在于:当下信息不对称,某些公安机关平时执法不力,态度立场不坚定,办案不透明,违法、枉法执法,个别公安干警还充当黑社会保护伞,甚至走私贩毒,可谓“一颗老鼠屎搅坏一锅汤”,不仅影响警方形象,还使公安机公信力下降,社会可信度不高,某种程度上难获群众认可和信任。

 

  显然,破解公众疑虑不是说要警方再从头到尾进行案件侦破,实质也没必要这样浪费警力资源,重要的是,即便这样做能找到更多有力证据和充分的理由,让人无懈可击,并不说明就能消除公众疑虑。而是要从客观、公正执法,严打违法犯罪行为,并做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给社会一个安全的治安环境,从而树立良好的警察形象,逐步提高公信力,争取早日获得更为广泛的社会信任和认同价值,才可能扭转这种尴尬的局面。

http://news.mycar168.com/2009/07/123997.html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