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时半年184天的上海世博会谢幕了,7000万人进园参观,每天都人群如潮,兴奋之余不少人仍然对既新奇又疲倦的世博之旅仍耿耿于怀,不参观后悔参观了更后悔,不少人排队苦等几个小时,可是进去只看了几分钟的3D、4D高科技异国生活短片,热闹有余而内涵不足。在我看来,观看本届世博会应该奔着大会主题:“城市
让生活更美好”而布展、交流、体验、推广,比拼外观的面子是必要的,更重要的是文化的里子。
反观,世博会并不热闹的西区倒提供了不少城市节能环保的先进案例和未来生活的图景,特别是一些城市水环境治理的案例经验给予我们极大的启迪和借鉴。
日本大阪市在经济起飞时代,也经历河道污染的触目惊心,逼得市民上街游行,后来他们开始了半个多世纪的水污染治理工程,建成了举世罕见的城市管道系统,下水道直径6。4米,车辆都能在其中自由通行,使所有工厂和家庭污水都进入了污水处理系统,恢复了“东方威尼斯”的美誉。
土耳其伊兹密尔市历时十年耗资4千亿美元,建成长达到4200万公里的排污管道系统,任何一滴污水都不会放过。
瑞士苏黎世市建设了长达4000公里的地下管道甚至安装了摄像头,时刻监控管道运行情况,成功将污染之水治理成直饮之水。
联想,我们中国的城市有几个能做到这些?宿迁作为新兴的城市也是快速发展的城市,城市的水环境治理也只是刚刚起步,市区才建有6座规模总量才14万吨的污水处理场,总投资才2.5亿元。三个县城也各自仅有一座污水处理场。而管网建设严重滞后和混乱,总的污水收集管网仅260公里,即使建成污水处理场其处理负荷也只有60%多些。不少污水未经处理或者处理不达标就流向了我们身边的江河湖泊,后果堪忧!
对比,世博一些城市给我们提供的案例,确实需要我们警醒与行动。全市第一家站出来行动的是沭阳,委托了南京市市政设计研究院编制了《沭阳县城区水环境治理规划》。规划涵盖了城区总面积为100.61平方公里。近期目标到2015年,城区内河河道水质达到或优于景观水体水质,满足水体规划功能,远期目标到2030年,恢复河道生态景观。最终使城区水系自然沟通,水生态系统健康平衡,水文化得到发扬,涉水经济得到积极发展。我们全市都要这样行动,不仅要编织出城市的每一滴污水都经过处理的严密之网,而且对越来越多的农村污染也要有治理之策。看看世博那些成功城市的水环境指标数据就知道我们差距之大、任务之重、道路之远,但惟有不懈的努力,投入更多的资金,花费更大的代价,才有成功的回报。须知,政绩不能只图表面的光鲜,能体现在不为人所知、一时还看不出效果、但长远起作用的地下工程中,这才是经得起历史检验的实在政绩。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