宿迁今年经济和社会发展又传来捷报,刚统计出数据显示,1-6月份财政总收入完成107亿元,增长64%,其中一般预算收入完成47.3亿元,增长45.9%,这是继去年全年完成130亿元,首登百亿台阶后,创造的又一个奇迹,半年越过百亿元大关。微感不足的是收入质量有所下降,税收占比比去年降低2个百分点,这是需我们冷静分析、注意解决的。
财政收入的增加是大家共同努力、顽强拼搏的结果,也是广大投资者、纳税人的贡献。财政资金怎么使用?能否转化民生切身的感受?这是大家关注的焦点。
其实宿迁财政收入增加的大部分要上缴给国家,留成的大部分作为优惠政策要返还给企业,真正可分配的财力并不多,而涉及社会事业、公共设施的投入需要又很多。在此情况下,我们坚定不移地把改善民生,特别是改善困难群众、弱势群体的生活摆在首位。今年宿迁做的最大的一件民生工程,就是建立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体系。现在已经对全市51.4万60岁以上老人按月足额发放每月60元的基础养老保险金,为此财政每年要实实在在地支出3.8亿元,这是建市以来最大的一笔民生支出,并且将随着经济的发展逐步增加。
这一制度的建立意义非同小可,宿迁还有192万60岁以下的农民纳入这一制度,个人缴纳数额不等的养老保险,政府补贴的大部分,60岁后将享受更多的每月养老金。这是广大农民祖祖辈辈不曾想到的福利,也是解决的最大后顾之忧。现时农村老人的生活状况不佳,是最需要关怀的群体,政府公共财政优先惠及他们怎么都不为过。宿迁在全省很多地区还没有做的情况下,下决心做成这件得民心、暖人意的事,是非常值得的。让农村老人的生活有基本的保障和长久的照顾,也是我们最乐意做的。
政府财政收入的增加最重要的是要转化为民众的切身感受。现在确实到了“经济发展反哺民生、保证社会公平公正”的科学发展阶段,今后我们要做的民生安排还有很多,如建立基本药物制度、增加教育的投入、提高城乡低保标准、建设保障性住房、增加支农补贴等等,都需要真金白银的支出,这一切有赖于财政收入的更快地增加,依靠宿迁人民共同的奋斗,真正走上财政增加——民生改善——经济发展良性循环的轨道,人民群众的日子会越来越美好。
加载中,请稍候......